切换中文

简体中文

切换英文

EN GLISH

客户服务热线:0371-62717333

imgboxbg
imgboxbg
imgboxbg
imgboxbg

大禹文化

DAYU CULTURALs

/
/
-
登封与大禹关系浅论

资讯详情

登封与大禹关系浅论

  • 分类:研究讨论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9-18 00:0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登封与大禹关系浅论

【概要描述】

  • 分类:研究讨论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9-18 00:00
  • 访问量:
详情

登封与大禹关系浅论

 

李玲玲

 

史籍中对大禹的记载非常丰富,有关大禹的各类传说和遗迹也是多种多样,遍布全国各地。大禹及大禹治水是否真实存在,学术界长期以来也一直有所争议,有认为大禹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而是某种象征或虚幻的神灵;有认为大禹及大禹治水真实存在,禹治洪水,划分九州,奠定了夏王朝的统治基础,大禹是夏王朝的开创者。统观史籍记载和最新的考古资料来看:环境考古显示大禹的时代确实处于一个气候温暖期,当时气候湿润多雨,温度比现在高,黄河流域洪水泛滥情况严重,与历史记载的尧舜禹时期治理洪水符合;考古资料有众多当时古城址毁于洪水的确切显示,更能证明当时洪水暴发,威胁民生,族群统治者治理洪水是必须的;最后大禹治水在西周时期的铜器铭文中已经有记载,为其存在的真实性更增加了几分证据。由这些证据可知,在尧舜禹时期治理洪水应该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事件,由于史料对大禹在治理洪水中的贡献记载的更为突出,足以说明大禹及其族群在治水过程中贡献卓著,才会被后人铭记和尊崇,在另一个侧面也能证明大禹治水存在的真实性。

大禹治水真实存在,所以大禹作为治水族群的首领自然有迹可循。因为大禹是夏王朝的始创者,而夏王朝的核心地区位于河南地区,所以,探寻大禹必然以中原为中心,历史记载禹父鲧封于崇,即今嵩山地区,登封王城岗又发现了龙山文化晚期的古城和春秋时期的“阳城”遗址,与史籍记载的“禹都阳城”联系密切,所以探寻大禹与嵩山地区、与登封的关系对研究大禹历史至关重要。

一、登封为大禹成长地和治水起始地

从现有的史籍对大禹的记载来看,涉及到大禹出生地的是时代较晚始于汉朝文献的“禹生石纽”,至于“石纽”的具体所在地,后人记载多为四川地区,但这种记载并无准确的依据,多是以传说为主。但是,河南登封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有“一溜石纽屯”的记载,并且还有汉代修建的启母阙,说明汉代时登封地区流传的有关大禹传说已得到官方认定,足以说明登封与大禹关系密切。

考证史籍,虽然没有明确的大禹出生于登封地区的直接记载,但从鲧禹父子关系的记载、鲧的封地、大禹族群活动地等记载来看,大禹在登封地区成长并长期居住,并且登封地区是大禹最早的治水所在地,正是因为大禹首先治理了自己居住地登封地区的水患,积累了成功经验,才得以被舜启用,治理大范围的黄河流域水患。

史籍上明确记载有鲧禹父子关系,及鲧的封地在嵩高山,即今登封一带,可以说明禹应该长期生活于父亲鲧的封地内,而且鲧禹族群的活动地也在中原地区,登封嵩山一带。

战国时期史籍《国语》中有对夏族所居之地、鲧的封号等内容的记载,《国语•周语上》:“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注:“崇,嵩高山也。夏居阳城,嵩高所近。”《国语•周语下》说:“其在有虞,有崇伯鲧……尧用殛之于羽山。”韦昭注:“鲧,禹父。崇,鲧国;伯,爵也。”崇在何地?嵩高山即中岳嵩山,阳城即今登封告成。由此可见,鲧的封国或者活动地域在嵩山一带

记载上古帝王、诸侯和卿大夫家族世系传承的史籍《世本•帝系篇》中鲧禹的关系有所记载:“颛顼生鲧,鲧生高密,是为禹。”“鲧娶有莘氏之女,名曰女志,是生高密。”

《史记·夏本纪》对鲧禹的世系来源做了更明确的说明:“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可见,鲧、禹为父子关系,同为黄帝族团的后裔,属于中原地区的族群。

《东观汉记·帝纪三》记载:东汉孝灵帝熹平四年(175),“使中郎将堂溪典请雨,因上言复崇高山为嵩高山。”《后汉书·灵帝纪》记载:孝灵帝熹平五年“夏四月癸亥,大赦天下。益州郡夷叛,太守李颙讨平之。复崇髙山,名为嵩髙山。”唐章怀太子李贤注:“前书武帝祠中岳,改嵩髙为崇髙。” 宋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历代都邑考》“夏都”条下云:“《世纪》鲧封崇伯国在秦晋之间。”大禹的父亲崇伯鲧的崇伯国在秦晋之间,许多学者认为“崇”,就是进河南省西部的嵩山。崇,古文通“崈”,曾名“外方”山;即今河南省嵩山。由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崇伯鲧之“崇”地,指的是今河南省的嵩山。

这些记载可以说明禹父为鲧,鲧的族群封国和活动地均在嵩山地区,所以作为鲧子的大禹,与其父应该为同一族群,禹跟随鲧成长,在登封一带长期生活应该没问题。

另外,鲧所在的族群是一个善于治水的族群,因为其所在的嵩山地区是淮河第一大支流颍河的发源地,在当时的气候温暖期,山洪暴发,洪水泛滥是经常出现的,因此鲧治理洪水有一定成效,才被尧舜启用治水,而禹正是吸收了鲧的治水经验,才能够脱颖而出,获得最终的成功。

舜起用禹治水的基础便是大禹对登封地区河水泛滥的有效治理,因此嵩山地区是大禹积累治水经验,治理水患的起始地。当时的族群因近水而居,许多都面临水患,都在想办法治理水患,如共工部族所在的辉县靠近黄河,水患频发,尧舜族群都生活于黄河流域,面临着严重的水患问题,因此,大禹在嵩山地区有效解决的颍水的泛滥问题,才最终得以被选用治理黄河流域的洪水泛滥。

《史记·夏本纪》有:“当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四岳曰:‘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帝王世纪》有:“尧命以为司空,继鲧治水。十三年而洪水平。尧美其绩,乃赐姓姒氏,封为夏伯,故谓之伯禹。”

由这些记载可知,鲧在当时能够治理水患的人中应是佼佼者“等之未有贤于鲧者”,鲧禹族群是有着丰富治水经验的族群,其治水经验应该是得自自己族群所在地嵩山地区颍河流域的治水经验。禹因治理颍河水患成就卓效,才会被舜启用治理整个族群联盟面临的水患问题。后来禹治水的区域主要早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尧舜禹所在的晋豫陕族群联盟所在的区域。《史记•夏本纪》的记载,大禹治水主要是“导九川”,就是疏浚弱水、黑水、河水、汉水、江水、济水、淮水、渭水、洛水。其中河水(黄河)、济水、淮水、渭水、洛水都在中原地区。而对于导黄河记载最为具体,“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华阴,东至砥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邳,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这些记载说明,大禹后来治水的区域,不仅涉及黄河干流,而且对黄河的支流如渭水、洛水等也有涉及。但其治水的中心仍在中原地区,黄河中下游沿岸至今还流传有据说是大禹留下的许多治水遗迹,如龙门、砥柱、伊阙等。除了黄河及其支流外,还有济水、淮水以及江水(长江)和汉水等。大禹成功治水对解决早期人类社会面对的洪水生存威胁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他最早的治水经验积累应该还是来源于早期在自己族居地登封地区的治水经历。

二、登封为禹都阳城

登封为禹都阳城所在地,目前已经得到了学术界普遍的认可。这一观点不仅在传世文献中有大量的记载证实,更是得到了考古学资料的佐证。

古代文献中对禹都阳城有明确记载,如《史记·夏本记》:“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舜崩。三年丧毕,禹辞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但对阳城的具体地点则有不同的说法,主要有:河南登封告成(颍川阳城)、山西冀城(古唐城)、开封地区(陈留浚仪)、潞泽阳城等四种说法。

在这四种阳城地望的说法中,河南登封告成即颍川阳城为禹都阳城的观点,基本上是一种主流观点,而且在文献记载中时间最早。告成原称阳城,《史记·郑世家》记载:“郑君乙立……十一年,韩伐郑,取阳城。”《史记·韩世家》有“文侯二年伐郑,取阳城”的记载。《六国年表》也有韩文侯二年(公元前385年)“伐郑,取阳城”的记载。阳城是春秋时郑国和战国时韩国的西面军事重镇之一,经历汉、魏、晋、南北朝、隋,阳城之名无异,直到唐万岁登封元年(696年),才因为“将有事嵩山,改为告成县”(《旧唐书·地理志》)。

最早指出禹都阳城为嵩山地区的是东汉赵岐,赵岐在《孟子注》中载“阳城在嵩山下。”《孟子·万章上》有:“禹避舜之子于阳城。”赵歧注:“阳城在嵩山下。”三国时期韦昭更进一步指明禹都阳城位于嵩山。《国语·周语》说:“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韦昭注:“崇,崇高山也。夏居阳城,崇高所近。”《太平御览》卷三十九《嵩山》条下也引韦昭注曰:“崇、嵩字古通用,夏都阳城,嵩山在焉。”说明崇山就是嵩山。文献中曾把夏部族的首领鲧和禹称之为“崇伯鲧”和“崇禹”,可见他们与嵩山的关系有多么密切。另外单从地理方面考证,史籍中也有记载禹都阳城为颍川阳城。《汉书·地理志》颍川郡阳翟下,臣瓒曰:“《世本》禹都阳城”《汲郡古文》亦云“居之”。《后汉书·郡国志》颍川郡阳翟下李贤注引《汲冢书》曰:“禹都阳城。”《水经注·颖水下》:“经曰颖川出阳城县少室山,注曰颖川东合五渡水,经阳城县故城南,昔禹避商均,伯益避启,并在此,亦周公以士圭测日景处,县南对箕山。”《史记·夏本纪》《正义》引《括地志》:“阳城县在箕山北十三里”,“阳城县在嵩山南二十三里。”又:“嵩高山,亦名太室山,亦名外灯山,在洛州阳城县北二十三里。”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登封县》曰:“(登封)古阳城也。今登封告成遗址王城岗龙山城堡,正在文献中的夏之阳城地望范围之内。清人闫若璩《四书释地》曰:“阳城箕山之阴”系谓“阳城山名。汉颍川郡有阳城县,以上得名,五代周省入登封。”阳城山即今东岭山,在告城镇东北。章炳麟在《神权时代居山说》明确指出:“夏禹所居曰嵩山,夏都阳城,即嵩山所在,古无‘嵩’字,但以‘崇’字为之,故《周语》称鲧为崇伯鲧,《逸周书》称禹为崇禹。”

由上述众多的文献记载来看,禹都阳城在嵩山地区应该是确实可信的。

另外,登封告成镇王城岗遗址的发掘资料为禹都阳城更增添了确切的实物材料。考古发现的登封王城岗遗址,发现有龙山时代晚期的大城小城遗址,从考古学年代上看,据碳14测年约为公元前2100年,稍早和接近于夏代始年,应为夏代早期;小城的年代早于大城的年代,而且大城,是目前在河南境内发现的最大的王湾三期文化晚期城址,与其共存的祭祀坑、玉石琮和白陶器等重要遗存都说明王城岗城址应为嵩山东南麓颍河上中游重要的中心聚落之一,因此有学者认为小城为鲧作城,大城则为禹都阳城;在出土的遗迹遗物、城址规模等方面都与大禹的时代和禹都阳城的规格相符;而且在该地还发现了东周时期的“阳城遗址”,并且有铭文证实,可知“阳城”名称应该是得自禹都阳城。因此从考古学材料反映的情况来看,登封为禹都阳城应该没问题。

三、登封为大禹治水传说的始发地和核心区

大禹传说在传世文献记载中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期,时代较晚。春秋战国时期,被大量地进行加工改造,在种类、地域上逐渐完善扩大和丰满。有关大禹的记载目前可见时代最早的是西周中期青铜器遂公盨上的铭文,记载非常简单,仅说明大禹曾经治水。在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古籍文献如《尚书》、《诗经》的一些篇章中也有对大禹的记载,如《尚书吕刑》有:“禹平水土,主名山川”,与遂公盨的记载一致。《诗经商颂·长发》中有“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也记述了大禹治水的传说【1】。西周时期大禹传说主要是“平水土、名山川”和“禹迹”,连带涉及到鲧和启的传说【2】。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为了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开始对大禹传说进行加工、改造和细化,为自己的政治主张寻找古史“依据”,大禹的各种传说和事迹日益具体和多样化,并附加上了当时各个学派的政治主张。西汉时期,司马迁对西周以来有关大禹的各种传说进行了全面搜集和整理,并通过大量实地调查,对各种传说进行了比较取舍,初步完成了大禹文化的“定型”与“统一”,【3】为大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家世体系和事迹体系,成为后世大禹形象的范本和后世儒家推崇的圣王典范。

另外,有关大禹的各类传说如大禹治水、大禹出生神话、大禹划九州会盟诸侯、禹征三苗、大禹治水的区域等,分别有不同的起源时间、发生原因及流变过程。西周中期才开始有关于大禹事迹的金文和文献记载,但最初关于大禹的记载很简单,仅与治水有关,并无后世的会盟、建国、禅让、治水区域等具体事迹的记载;从西周晚期以后,大禹的各类传说在各地开始萌生,种类越来越多,地域越扩越大。【4

从以上大禹传说的流变来看,大禹治水传说是最早出现的,因此也是真实度最可靠的。既然大禹治水是真实可靠的,那么有关大禹治水的各种具体细节也必然以大禹治水之地最为详尽,而登封作为大禹最初的治水地和历练地,大禹治水的传说必然是最早形成的。

登封有60多处大禹文化遗迹和70多个有关的大禹的神话故事,其中大多数与大禹治水有关。如启母石、启母阙、启母冢、禹洞、水王庙、禹王庙等,神话故事如《下雨王下凡》、《禹王锁蛟》、《火烧蛟河》等等,另外登封还有许多与大禹有关的地名、村名,长期流传,如大禹治水时歇息的村庄夏庄村、少林办的马庄、祖家庄、张庄、王庄、刘庄等并称“一溜石纽屯儿”,大禹治水时火烧蛟龙将河岸烧焦的“一溜儿焦(蛟)河”,轘辕关、息壤岗、夏地、禹岭等。【5】这些传说大都是大禹治水时发生的各种事迹。其能够长期流传至今的原因正在于该地区是大禹最早的治水地,并且在自己的族居地治水成功,解除了人们生存的威胁,才被当地族人永远铭记,并把这些英雄事迹代代流传,并扩展到全国各地。因此登封应该是大禹治水传说的源头和发源地。

大禹治水传说在后世能够传播到全国各地,原因应该有如下一些:首先,大禹在接受舜的命令治理黄河流域水患中,同样取得了成功,使得黄河流域相关族群的人们极大地改善了生存环境,社会有了迅猛发展,大禹的功绩并会被人们铭记和世代流传;其次,早期人类为了取水方便,多近水而居,距离河湖较近,因此水患难免,大禹治水的成功,符合了当时人们解决水患的强烈愿望,大家都希望自己所面临的水患问题也能被这个治水英雄解决,所以在江河岸边水患频发的地区大禹的英雄事迹生根落地,成为一种希望,被人们希冀,崇拜,从而长期流传;另外,夏代建国后,大禹作为夏朝的初创者,他的事迹已经被逐渐神化,并随着夏王朝影响的扩大而传播到夏王朝的统治区和影响区;最后,春秋战国以后,夷夏观念和大一统观念的出现和成熟,使得早期英雄人物的传说出现分类,日益丰满,并为统治者所推崇宣扬,大禹治水及其他传说也随着这种统治者的推崇,被全国各地认可推崇附会。

 

注释:

1】周书灿:《大禹传说的兴起与丰富扩大》,《吕梁学院学报》20111),27页。

2】杨栋:《西周时期大禹传说的流布》,《文艺评论》20126),131页。

3】周书灿:《大禹传说的多元并起、“层累”积聚与定型统一》,《吕梁学院学报》20113),52页、56页。

4】孙国江:《大禹治水传说的历史地域化演变》,《天中学刊》20124),23页。

5】常松木:《登封大禹神话传说》,河南文艺出版社,12页。

 

 

(本文作者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版权所有:河南大禹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大道91号   座机:0371-62717333  传真:0371-62717333

COPYRIGHTS © Henan dayu group co. LTD    豫ICP备15017704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