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EN GLISH
客户服务热线:0371-62717333
资讯详情
从“大阅兵”看古代军事文化
- 分类:军事文化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7-01 14:42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国家的公祭仪式,“戎”是国家的军事行动或战争。阅兵仪式,既是“祀”,也是“戎”,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大事。在中国古代军事史、礼仪史和政治制度史上,阅兵这种仪式都以规模的宏大雄壮、形式的威武庄严,给人们留下了记忆。让我们“穿越”到过去,看看中国古代关于阅兵的那些事儿…… 孟津观兵为伐纣作准备 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阅兵发生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夏朝建立的前夕。
从“大阅兵”看古代军事文化
【概要描述】《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国家的公祭仪式,“戎”是国家的军事行动或战争。阅兵仪式,既是“祀”,也是“戎”,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大事。在中国古代军事史、礼仪史和政治制度史上,阅兵这种仪式都以规模的宏大雄壮、形式的威武庄严,给人们留下了记忆。让我们“穿越”到过去,看看中国古代关于阅兵的那些事儿…… 孟津观兵为伐纣作准备 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阅兵发生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夏朝建立的前夕。
- 分类:军事文化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7-01 14:42
- 访问量: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国家的公祭仪式,“戎”是国家的军事行动或战争。阅兵仪式,既是“祀”,也是“戎”,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大事。在中国古代军事史、礼仪史和政治制度史上,阅兵这种仪式都以规模的宏大雄壮、形式的威武庄严,给人们留下了记忆。让我们“穿越”到过去,看看中国古代关于阅兵的那些事儿……
孟津观兵为伐纣作准备
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阅兵发生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夏朝建立的前夕。当时,中国北方的华夏部落首领夏禹为了向江南发展,曾在现今河南省嵩县境内的涂山,与南方各部落首领会盟。在那次盛会上,士兵们手持各种用羽毛装饰的兵器,和着乐曲载歌载舞,这不仅是一种祭天的仪式,同时还欣喜地表达了对远道而来的南方各部落首领的热烈欢迎。
到了春秋时期,阅兵活动开始频繁起来。最初的阅兵是以打猎方式进行的。军队列好阵势,最高统治者或长官在阵前先用弓箭射猎禽兽,然后检阅部队。当时,人们把这种活动叫作“搜”(意为春天里打猎)。此后,又发展为定期检阅军队或战车。检阅步兵每年一次称作“搜”,检阅战车三年一次称作“大阅”,检阅步兵和战车五年一次称作“大搜”。
武王伐纣之前,在孟津组织军事演习,吸引了多个诸侯国加盟,为伐纣作准备,史上称其为“孟津观兵”,这是历史上比较早的规模较大的阅兵之一。
秦汉阅兵已成制度
秦王朝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皇帝更加重视军事训练与校阅,虽未留下大量文献资料,但秦始皇兵马俑以高度逼真的艺术手法再现了秦朝阅兵的场景。
阅兵这一名称,准确地说是从汉代才被正式叫起来的。在汉代,定期的阅兵活动常与立秋之日的“祭兽”活动一起进行,其中还要增加一些打斗的内容。此后,各个建朝时间较长的朝代都有类似汉代定期或不定期的阅兵活动。
西汉时,汉军经常举行各种规模的军事演习,对军队进行校阅、考核。无论是中央军还是地方军,大体上每年秋季都要举行一次,被称为“秋射”、“校阅”或者“都试”。据《汉书》记载,由于训练及校阅制度的有效实施,汉初的军队具备“轻车突骑”、“劲努长戈、射疏及远”、“坚甲利刃、长短相杂、游弩往来、什伍俱前”、“材官雏发、矢道同的”、“下马地斗、剑戈相接、去就相薄(迫)”等五大长技,逐渐形成对匈奴作战的优势。
两晋期间,统治者也比较重视军队的训练,诸军除了演习队列阵法外,还要进行实战演习。南朝时注重对水军的训练和检阅,玄武湖成为南朝各代训练水军的场所。北朝则出现了对抗性演习。
阅兵是唐朝训练的重要形式,《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记载了当时军事训练的思想和方法,首先就是循序渐进、分等教练,大将军检阅后,然后是皇帝大阅。这样常规的阅兵几乎每年都举行。此外,在大军出征或凯旋时,皇帝也要亲自阅兵,一方面是检阅部队,另一方面也是炫耀武力,振军旅扬国威。
阅兵有时作为战前动员的特殊形式。如《旧唐书》卷十一《代宗纪》所说大历九年夏四月“乙酉,诏郭子仪等大阅兵师以备吐蕃”的情形。
宋太祖亲御阅武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大讲武事,注重禁军的教育训练。如,首议教阅击刺骑射、选天下骁骑集阙廷、亲御近郊阅武等。之后的历朝统治者,加强对军队训练,并逐步形成了一套训练制度。北宋前期,宋太祖、宋太宗各朝,将“大阅”(亦称大教)安排在八九月进行。之后,禁军的教阅逐步形成了“毋过两时”(春秋两季)的制度。南宋对军队的训练也很重视,并制定严格的法规予以保障。宋高宗建炎元年,为加强对新组建军队的训练,颁行枢密院教阅法,“专习制御摧锋破敌之艺”。
元朝时骑兵为主要兵种,因此阅兵主要是检阅骑兵的马术,以及对弓箭、马刀、标枪和战斧的使用。
清代形成多种阅兵方式
清代的校阅,是八旗、大臣或督抚定期检验部队教练的制度,也是促进军事训练的手段和形式。大阅是皇帝检验部队训练成果,考察部队战斗力的隆重的阅兵仪式。早在天聪年间,皇太极就曾举行过大阅。此后,关于乾隆、嘉庆等皇帝阅兵的记载不断出现在各类文献中。雍正以后,大阅制度更加完善、周密。乾隆三年规定,以后大阅,皆按照顺治十六年定例三年一次,其办理事宜照雍正六年规定举行。清代大阅的地点,主要在南苑、卢沟桥、玉泉山、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等地。
清代宫廷画家金昆等人奉命所绘的《八旗阅阵图》里,对乾隆皇帝南苑大阅兵的盛况进行了形象逼真的记载。八旗将士各着红黄蓝白等本旗阅兵礼服分阵排列,号角高扬,军旗猎猎,一眼望不到尽头,其场面极为壮观,向世人展现了一幅场面宏大、威武雄壮的乾隆阅兵图。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手机网站二维码
扫描立即访问
微信公众号
扫描立即访问
版权所有:河南大禹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大道91号 座机:0371-62717333 传真:0371-62717333
COPYRIGHTS © Henan dayu group co. LTD 豫ICP备15017704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