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中文

简体中文

切换英文

EN GLISH

客户服务热线:0371-62717333

imgboxbg
imgboxbg
imgboxbg
imgboxbg

大禹文化

DAYU CULTURALs

/
/
-
童剑超|嵊州剡溪禹迹考

资讯详情

童剑超|嵊州剡溪禹迹考

  • 分类:大禹文化百家谈
  • 作者:童剑超
  • 来源:微信
  • 发布时间:2021-04-13 09:08
  • 访问量:

【概要描述】童剑超|嵊州剡溪禹迹考原创 童剑超 绍兴市鉴湖研究会               大禹相传为远古时代夏后氏部落首领,他受命治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其治水成功的壮举,永载于中华民族史册。嵊州乃大禹治水毕功之地,在21世纪开元之年,剡堤竣工之日,特铸铁牛,以镇洪魔,并兆堤防千年永固,嵊州祥和昌盛。嵊州市委市人民政府立的《铁牛镇水碑》曰:“昔大禹治水,始自黄河壶口,终于剡地了溪(即今

童剑超|嵊州剡溪禹迹考

【概要描述】童剑超|嵊州剡溪禹迹考原创 童剑超 绍兴市鉴湖研究会               大禹相传为远古时代夏后氏部落首领,他受命治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其治水成功的壮举,永载于中华民族史册。嵊州乃大禹治水毕功之地,在21世纪开元之年,剡堤竣工之日,特铸铁牛,以镇洪魔,并兆堤防千年永固,嵊州祥和昌盛。嵊州市委市人民政府立的《铁牛镇水碑》曰:“昔大禹治水,始自黄河壶口,终于剡地了溪(即今

  • 分类:大禹文化百家谈
  • 作者:童剑超
  • 来源:微信
  • 发布时间:2021-04-13 09:08
  • 访问量:
详情

童剑超|嵊州剡溪禹迹考

 童剑超 绍兴市鉴湖研究会

 

 

 

 

 

 

 

 

 

图片

 

 

 

 

 

图片

 

大禹相传为远古时代夏后氏部落首领,他受命治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其治水成功的壮举,永载于中华民族史册。

嵊州乃大禹治水毕功之地,在21世纪开元之年,剡堤竣工之日,特铸铁牛,以镇洪魔,并兆堤防千年永固,嵊州祥和昌盛。嵊州市委市人民政府立的《铁牛镇水碑》曰:“昔大禹治水,始自黄河壶口,终于剡地了溪(即今剡溪)。史传禹曾驾神牛,挎巨斧,水陆兼行,四处奔突,择险导流。故世人视牛作祥瑞,尊奉它为天上之牛郎星,地下之大力神。自古建海塘、筑堤防,多祈邀铁牛坐镇。”嵊州有着众多与大禹治水相关的地名遗迹及诗文传说,剡溪也是一条歌颂传唱大禹的河流。


▲剡溪风光

 

一、探 源


剡溪是“浙东唐诗之路”中的精华段,“气聚山川之秀,景开图画之齐”,自古与绍兴鉴湖并称为越中胜景。


▲越中胜景·剡溪

唐《元和郡县志》称:“剡溪出(剡)县西南,北流入上虞县界为上虞江。”《剡录》载:“剡以溪有声,清川北注,下与江接,其水合山流为溪。”剡溪在嵊州城区附近先后汇集澄潭江、新昌江、长乐江、黄泽江,北流至三界镇出市境全长32.2公里,夹岸青山,草木葱茏。山溪涧流汇入江中,其势或奔泻急湍,或潺潺流淌。江水浅处为滩,深处为潭。素有剡川一曲、子猷回艇、禹溪余粮、王谢饮水、山水画图、清风烈妇、嶀浦桐亭、琵琶钓潭、清溪酒帘九曲之美,剡溪两岸大禹文化蕴藏异常之丰富。

唐代大诗人李白《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云:“朅来游闽荒,扪涉穷禹凿。”据唐诗之路首倡者竺岳兵《剡溪—唐诗之路》一文考证。唐诗中的“剡溪”一源,发源于天台山华顶峰以北山麓,至石桥汇注成溪。(剡溪)中穿剡中盆地,至今沈家湾村附近,受四明、会稽两山岸束约数里才放开。李白“扪涉穷禹凿”之“禹凿”,即指此岸束处。水流过此又数里注入东海一段,称曹娥江。


▲古了溪之畔·艇湖城市公园

唐代诗人李绅曾多次游历剡中,他在《龙宫寺碑》写道:“会稽地滨沧海,西控长江,自大禹疏凿了溪,人方宅土。”龙宫寺旧址在剡溪之畔,今嵊州三界浙江华发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处古井尚存。

南宋嘉泰《会稽志》云:“了溪在(嵊)县东北一十五里,源出了山,合县南溪流入于剡溪。旧经云禹凿了溪,人方宅土。”宝庆《会稽续志》又云:“ 剡溪在县南一百五十步,王铚云:剡溪古谓之了溪,图志谓禹治水至此毕矣。”

宋代状元王十朋《剡溪杂咏·了溪》诗写道:“禹迹始壶口,禹功终了溪。余粮散幽谷,归去锡玄圭。”说的是大禹治水从黄河龙门峡开始,到了溪结束,功盖华夏,归去后,舜把帝位禅让给他,禹便建立了夏朝。大禹最后治理的这条溪,就是剡溪。


▲剡溪风光

 

 


二、遗 存


01

了溪板块

传说剡溪仙岩段西面的嶀山和东面的嵊山峰岭相连,剡中盆地是一个大湖。大禹到来观察地理形势之后,便率民众劈开嶀嵊二山,开凿了溪,昔时的盆地湖水,因为“禹凿了溪”,剡中于是变成沃野一片,“人方宅土”,人们从此耕作繁衍,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嶀浦:剡溪风光绝胜处

1.1嶀浦:附近嵊山嶀山,峰岭相连,其间倾涧怀烟,泉溪引雾,是剡溪最大的峡口和深渊。乘高瞰下,有深林茂竹,表面辉映,剡溪口水深而清。民国《嵊县志》:嶀嵊二山之峡为溪口,剡之四乡山围,平野溪行其中,至嵊山清风岭相向壁立,愈越而嶀山回峦于下,若遮若护,舟行距二三里外,望之恍不知水从何出,传云此为一山,禹凿而两之以决水。旧录所谓苍崖壁立,下束清流是也。


▲乾隆《嵊县志》·嶀浦

1.2成功峤:今清风大桥到嶀浦的剡溪两岸,河道狭窄,峭岩壁立,据说就是大禹治水时凿开的遗迹。谢灵运《山居赋》曰:“会以双流,萦以三洲”。又自注曰:“双流谓剡江及小江。三洲在二水之口,排沙积岸,成此洲涨。”成功峤在三洲与嶀浦间,两岸绝壁,江狭如弄,甚险峻,旧传大禹治水劈开嶀嵊,毕功于此,因名成功峤。

1.3车骑山:在三界镇嶀浦东南,传说是大禹治理了溪时的驻地。车骑山峰顶拔地而起,远望酷似一只覆置的铁锅,当地人说是大禹兴炊的大锅石化而成,故此山旧名甑山。又说大禹在峰顶上插旗指挥,百姓又称插旗峰。

1.4响石岭:车骑山峰北峭壁百丈,壁顶有一小径,用足猛蹬,会发出訇然之声,这便是大禹留下的鼓声,人们称之为响石岭。

1.5禹山:车骑山南岭上有一个黄土山包,传说是大禹居住的地方,故名禹山,山上曾筑有禹亭,今为禹山茶场。禹山南有一座二三十米的岩壁,壁的上端有一个黑乎乎的大洞,人无路可入,只容猴子进出,故名狒狲洞,至今也不知里面有多大多深,传说是大禹藏治水秘诀的地方。


▲禹山亭

1.6船码头:车骑山西有一个小山岙,据传是大湖岸边的一个船码头,大禹当年便是在这里登岸。此处山岙甚奇,大雪天,别地白雪皑皑,唯此地热,白雪落下即化,传说是大禹冶制治水器具时留下的余热仍在起作用。 

 

02

了山板块

宋《剡录》载:“其东北曰了山,山有余粮岭(东北十二里,有余粮岭,产禹余粮,又有禹祠。)”

2.1了山与禹粮岭:传说大禹将剡中湖水导入大海后,剡中变成了一个盆地,大禹便沿溪巡视,到了今八里洋村东面的一个临江小山上,用馒头祭神,散发在山岭幽谷中。大禹祭神的这座小山,名为了山,山西通岭,名禹粮岭。昔八里洋的农民在耕作时,常常会从地下挖到这种奇石,故农家大多藏有此物。 

2.2禹王庙:位于剡湖街道禹溪村,禹溪村旧名了溪村,相传禹治水毕功于此,为纪念禹治水之功,建禹王庙,塑大禹像。该庙现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重建,坐北朝南,今存正殿三间,通面宽9.7米,通进深8.5米。硬山顶。有道光十九年(1839)“重修禹王庙碑”。

2.3禹后庙:位于剡湖街道里坂村,坐北朝南,四合式,有门厅、戏台、厢房和大殿,重建于明崇祯年间,为嵊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庙内有崇祯十五年(1642)邑人、进士王心纯撰的“禹后灵祠碑”。

2.4禹余粮:禹余粮为嵊州出产的奇石,传为大禹治水毕功了溪所遗。旧经曰:“嵊北余粮岭,产禹余粮。”西晋张华《博物志》曰:“禹治水,弃余食于江,为禹余粮。”唐李群玉诗:“涧有尧时韭,山余禹代粮。”唐顾况《剡纸歌》:“宛委山里禹余粮,石中黄子黄金屑。”南朝梁任昉在《述异记》中载:“今药中有禹余粮者,世传昔禹治水,弃其所余粮于江中,生为药也。”宋高似孙编撰的《剡录》述:“禹治水止于此。山中产药,称禹余粮,盖余食所化。”嘉泰《会稽志》云:“了山……南有余粮岭,其地产禹余粮。” 民国时期章鸿钊先生所著《石雅》一书中说:“浙江嵊县(今嵊州)有余粮石,以山产禹余粮而名。”相传,大禹治水功毕,弃余粮,化为石。石磊磊如拳,碎之,内有赤糁,名禹余粮,或称余粮石,乡人则俗称“石馒头”。禹余粮略带黄褐色,有的褶皱像山核桃,有的形圆似铁球。大的“石馒头”用手摇之,石头内里会发出声响,据说砸碎后里面有黄色的粉末。禹余粮其实是一味中药,有“久服轻身,延年不老”之功效。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矿物药石部第十卷记载:“空言质,青言色,杨梅言是也,诸石药中,惟此最贵。”又云,“禹余粮,乃石中黄粉,生于池泽。久服耐寒暑不饥,轻身飞行千里,延年不老。”据专家考究,禹余粮实为氧化物类矿物褐矿的一种,主要由含铁矿物经氧化后,再经水解汇集而成。采集后去净杂石即可作药用。禹余粮性味甘、涩,归脾、胃、大肠经,功能涩肠止血,主治久泻久痢等。现代科学验明,禹余粮外壳及内核由许多微量元素组成,它在科学、核能、医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用途。 因禹余粮产出极少,觅者众多,这就使的它随时光的消逝而越发珍贵。嵊州市已故收藏家赵樟华先生因收藏3118枚禹余粮(空石),于2000年荣获大世界吉尼斯空石收藏之最。




▲禹余粮

2.5蒸笼岩:在里坂村北,一岩壁风化成一脱脱的蒸笼状,传说是禹后蒸馒头所遗。据清道光《嵊县志》记载:“甄山,在县北十里,传大禹遗迹,俗呼石蒸笼,亦名甑石,其地有禹妃祠。”当年大禹治水,禹后就在此蒸馒头,为大禹提供三餐所需。

 


三、传 说


当年大禹入剡治水,把妻子涂山女安置在今里坂一带的高山上,垒灶做饭,他自己率领治水队伍去嶀山脚下的清风岭凿山开溪。大禹治水很少回家,涂山女思夫心切。一日清晨,她蒸好馒头,亲自送饭到清风岭。到得岭边,只见一只大牛在使劲撬山。涂山女觉得好奇,往牛屁股上一拍,这一拍,牛受了惊,猛地一拱,一声巨响,山岭霍然裂开,洪水奔腾直泻。那牛用力过猛,一冲冲到了山上。看着哗哗的流水,大牛兴奋不已,忘记了化回人身。涂山女寻不见丈夫,只看见大牛在山顶上手舞足蹈。她吆喝几声,想把牛驱走。谁知那大牛见了涂山女,摇身一变,原来是丈夫大禹。妻子吓了一跳,手中竹篮落地,馒头滚落山坡。馒头落地的山,后来就取名了山;这滚落的馒头,就变成了奇石禹余粮。后人受此启发,用面粉做成了小笼馒头,成为民间美食。


▲地平天成(图片来自网络)

 

 


四、艺 文


会吟行(节选)

南朝宋·谢灵运

六引缓清唱,三调伫繁音。

列筵皆静寂,咸共聆会吟。

会吟自有初,请从文命敷。

敷绩壶冀始,刊木至江汜。

 

龙宫寺碑(节选)

唐·李绅

会稽地滨沧海,西控长江,自大禹疏凿了溪,人方宅土。而南岩海迹,高下犹存,则司其水旱,泄为云雨,乃神龙之乡,为福之所。寺曰龙宫,在剡之界灵芝乡嵊亭里……铭曰:沧海之隅,会稽巨泽。惟禹功力,生人始籍……

 

禹庙 其一

宋·王铚

书称尧舜没,禹独锡成功。

须信宾天去,何疑窆石空。

市声朝夕变,山色古今同。

谁与明真理,苍崖松柏风。

 

禹庙 其二

宋·王铚

夏后东阶殡,遗踪照路隅。

今观四山拱,犹似百神趋。

功已百王冠,言尤万世谟。

死生怀舜德,旧邑对姚虞。

 

会稽风俗赋(节选)

宋·王十朋

周世则注 史铸增注

兴雪棹兮寻隐居,禊事修兮觞兰渚,陶泓沐兮池戒珠,了溪凿兮禹功毕(了溪在剡县东北,源出了山,越绝书云:“禹疏了溪,人方宅土。”增注:先生有了溪诗:“禹迹始壶口,禹功终了溪。余粮散幽谷,归去锡玄圭。”)……

 

越问 其十三 舜禹(节选)

宋·孙因

大禹巡于釜山兮,会群臣而计功。

执玉帛者万国兮,戮后至之防风。

托菲饮以名泉兮,凿了溪而宅土。

发金简于石匮兮,藏秘图于山中。

望邑名夫虞姚兮,山灵护夫禹穴。

俨庙貌于千古兮,遗化被于无穷。

 

禹王庙碑

粤稽《越绝书》《禹贡》及《大禹谟》,而知神禹之功遍九州,德隆千古,非特一乡一邑一朝一夕已乎然。故《越绝书》曰:“禹凿了溪,人方宅土。”读龟龄诗曰:“禹功终了溪”,则其功德施于了溪岂浅鲜哉!繇是生于斯、长于斯、聚国族于斯者,推报功颂德之恩奕,作庙尊奉而烟祀焉,盖数百年于兹矣。顾雨洒风漂恐失前人之制,榱崩栋折徒劳创始之功。因之会集同志诹日兴工,富者资,贫者力,允矣人心踊跃。葺殿垣,施黝垩,依然庙貌森严,迄今鸠工已毕,燕贺宜登。同志者将纪其事,以寿诸石,而命余记。予何能赘一辞,第思人工成,无非神工所成,黍稷馨实惟明德之馨,因志之,以见神禹之功德也夫。

 

禹后灵祠碑(节选)

粤稽剡北八里洋童氏始祖讳鼎者,唐大中辛未第令天台,讫跋解职过剡,阅千载于兹,厥境蕴藏大禹圣后也。祠古久而颓驰,明宣德间亦复倾圯。圣正统十年,有童君德豪者,感念先人世经守创,遂于是秋,捐己坐黄坭墩田壹丘,建祠绘像。丁卯岁,僧正宗住持,下堡各置香田,储六载而资颇殷。广拓庙貌,扩而愈新,若居民辏集而弥盛也。噫嘻!若此安神福民,则其忠君护国之意传之千载者,历历可嘉,以致不朽云。

 

屠家埠村灵佑庙 民国六年仲秋重修

对联

禹功终了水以还,半壁江山此为锁钥;

神庙峙仙岩之上,一丛楼阁并入画图。

康乐记前游,看山色画图以上,亭余瑞气,岩有仙踪,迄今舜井常甘,童叟依然康乐;

神明开胜境,听溪流曲折而来,浦口市讴,湖心渔唱,更喜禹粮不尽,春秋报厥神明。

 

湖头村大王庙 乙卯孟冬

对联

帝力助耕田,俾家家鱼梦成欢,平其西秩;

神灵垂治水,教岁岁鸿涛息怒,保我东湖。

 

仁村太保庙 同治五年重修

对联

灵钟禹岫标千古;

泽满西潭给万家。

山抱水回,明德直缵禹绪;

民康物阜,仁声远被谢乡。

老吾老,幼吾幼,慈惠普尧天化日;

乐其乐,利其利,讴歌扬禹甸仁风。

 

灵鹅村真武大帝庙

对联

佐命锡元圭,安澜永庆;

 拯危临剡岸,履险常夷。

 

 

 

 

 

因为我们爱好大禹文化,纯粹是为了宣传交流,若有不当,请立即联系:固话:13303817070

 

 

 

 

 

 

 

关键词: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版权所有:河南大禹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大道91号   座机:0371-62717333  传真:0371-62717333

COPYRIGHTS © Henan dayu group co. LTD    豫ICP备15017704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