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中文

简体中文

切换英文

EN GLISH

客户服务热线:0371-62717333

imgboxbg
imgboxbg
imgboxbg
imgboxbg

大禹文化

DAYU CULTURALs

/
/
-
略论夏禹母族与有莘国历史的若干问题

资讯详情

略论夏禹母族与有莘国历史的若干问题

【概要描述】

略论夏禹母族与有莘国历史的若干问题

【概要描述】

详情

略论夏禹母族与有莘国历史的若干问题

 

蔡运章

 

有莘氏是夏商周时期的著名国族,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关于有莘国的历史,因其年代久远,史籍记载语焉不详。我们依据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谨对夏禹母族与有莘国历史的若干问题,略作考述。 

  有莘国史迹钩沉

有莘国的史迹,有先秦两汉文献和西周金文史料里,偶有零星的记载。我们兹将有莘国的历史遗迹,略作钩沉梳理:

1、夏鲧娶有莘女为妻

在距今约4200多年的尧舜时期,居住在嵩山地区的夏部族迅速兴起。“鲧”是夏部族的首领,受命率众治理洪水。《史记.夏本纪》载: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尤。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四岳曰:“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

“帝尧”是我国原始社会未期部落联盟的首领,“四岳”是“主四方之祭”的官名,“鲧”是夏部族的首领,“舜”是继承帝尧君位的部落联盟的首领,“禹”是夏鲧之子。这说明帝尧依据四岳的推荐,任命鲧率领众人治理洪水。鲧治水失败被杀,禹继承父业,在四岳的辅佐下继续治理洪水,终于取得成功,建立了夏王朝。

夏鲧娶有莘氏之女为妻。莘,通作辛。据《大戴礼记.帝系》,“鲧娶于有莘氏之子,谓之女志氏,产文命。”《世本.帝系篇》载:“鲧娶有辛氏女,谓之女志,是生高密。”宋衷云:“高密,禹所封国”[1]。《汉书.古今人表》说:“鲧妃,有辛女。”这说明鲧娶有莘氏女为妻,生大禹。也就是说,有莘氏就是夏禹的母族。

中国古代的王公贵族,向来都把婚姻看作是一种“合二姓之好”的政治行为。婚姻双方常把联姻作为扩大家族势力,决定家族利益的重要机会。以夏鲧在当时显赫的政治地位,绝非一般家族的姑娘所能企及。有莘氏能与夏部族结为婚姻联盟,可见其在各部族间的重要地位。

2、商汤娶有莘氏女为妻

夏代末年,夏桀荒淫无道,民怨沸腾。这时,商部族在商汤的精明治理下,迅速兴旺起来。商汤为了实现灭夏兴商的大业,在积极网罗治国人才的同时,也努力在各部族间建立强大的政治联盟。

商汤得知伊尹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是辅佐其灭夏兴商的理想人才。因此,他决心要得到这位治国贤达。据《楚辞.天问》记载:

成汤东巡,有莘爰极。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水滨之木,得彼小子。夫何恶之,媵有莘之妇。

这是说商汤到东方巡视,来有莘氏国察看。本想得到伊尹来辅佐朝政,却娶到有莘氏的美丽姑娘。这位伊水岸边空桑中的弃婴,为什么会受到有莘氏的鄙视,把他当作陪嫁品送给商汤?这说明诗人屈原对伊尹的困难境遇,深表不解和同情。

其实,当时伊尹的政治才干,虽然早已声名远播。但他的实际身份,仍然是一个在有莘氏庖厨中从事劳作的奴仆。莘,通作侁。据《吕氏春秋.本味》, “汤闻伊尹,使人请之有侁氏,有侁氏不可。伊尹亦欲归汤。汤于是请取妇为婚。有侁氏喜,以伊尹为媵女。”“有侁氏”即有莘氏。《孟子.万章上》载:“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 据说汤曾三次遣使前往聘请,都遭到有莘氏的谢绝。《史记.殷本纪》载:伊尹“欲干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集解》引《列女传》曰:“汤妃有莘氏女。”《墨子.尚贤上篇》说:“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尚贤中篇》说:“伊挚,有莘氏女之私臣,亲为庖人,汤得之,举以为已相,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墨子.尚贤篇》的成书年代早于孟轲,其说更为可信。由此可见,伊尹身为奴仆的卑贱地位,为有莘氏与商汤的政治交易,创造了有利条件。

有莘国君老谋深算,洞察到夏亡商兴的历史趣势,深知商汤得到伊尹后,将会发挥的重要作用。他经过认真思量,没有轻易答应商汤聘请伊尹的要求,而是利用商汤急欲得到伊尹的心态,要做一笔有利可图的政治交易。換句话说,有莘氏企图通过与商族族姻,来确保其在历史变革中的政治利益。这就是“汤三使往聘之”,而遭到拒绝的根本原因。

商汤深知有莘氏是夏禹之后的姒姓国族,在诸侯部族间有着重大影响。为了达到聘请伊尹辅佐朝政的根本目的,想通过娶“有莘之妇”的联姻手段,实现与有莘氏的政治联盟。这样,他不但能顺利地得到治世贤才伊尹,而且还可使有莘氏来鼎力支持其灭夏兴商的宏伟大业。

有莘氏与商汤的政治联姻,就在双方政治谋略的交汇中,顺利形成。有莘氏通过答应伊尹辅佐商汤,顺利地实现了与商族联姻政治举措。这样,不但保障了有莘国的政治利益,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商汤在诸侯各国间的社会地位,为商汤灭夏兴商的政治革命,做出了积极地贡献。

3、商纣贤臣辛甲与西周有辛氏

商代末年,商纣王荒淫无道,“好酒淫乐,嬖于妇人。”致使百姓怨恨,诸侯叛离。这时,有辛氏的首领辛甲,本是纣王的贤臣。

据《左传.襄公四年》记载:“昔周辛甲之为太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阙。”周初太史辛甲曾命百官群臣各献箴言,劝王行善补过,今存有《虞人之箴》名篇。《汉书.艺文志》有道家《辛甲》二十九篇,淸马国翰有辑本。《史记.周本纪》载:“伯夷、叔齐在孤竹,闻西伯善养老,盍往归之。太颠、闳夭、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归之。”《集解》引刘向《别録》说:“辛甲,故殷之臣,事纣。盖七十五谏而不听,去至周。召公与语,贤之,告文王。文王亲往迊之,以为公卿,封长子”。“辛甲大夫”是有辛国的首领,他与“太颠、闳夭、鬻子”一样,都是商代末年能审时度势的贤臣。当他们对商纣王的劝谏屡次遭到拒绝后,都毅然弃暗投明,受到周文王的欢迎和重用。“长子”在今山西长子县境。这说明商纣贤臣辛甲投奔周文王后,被任为公卿,职掌太史,分封到今山西长子县境。 

西周时期有辛国的事迹,在金文资料中亦有线索。传世的乃子克鼎铭:“矧辛伯蔑乃子克历,貯丝五十寽,用作父辛宝奠彝。辛伯其并受厥永福鼎”[2]。这件传世的西周早期青铜器,本是唐兰先生旧藏,现藏一于吉林大学历史系陈列室。鼎铭中的辛伯是有辛国族的首领。这是克受到其父辛伯的表彰和赏赐后铸作的礼器。

辛叔皇父夫妇铸作的青铜礼器。传世的辛叔皇父簋:“辛叔皇父作仲姬奠簋,子子孙孙其宝用”[3]。辛叔是西周晚期有辛国的贵族,“皇父”是其尊称,“仲姬”是其姬姓夫人。这是辛叔为其夫人仲姬铸作的礼器。辛仲姬皇母鼎:“辛仲姬皇母作奠鼎,其子子孙孙用亯孝于宗老”[4]。这2件铜鼎本系清宫旧藏,现藏苏州市博物馆。“辛仲姬”是西周晚期有辛国族的夫人,与辛叔皇父簋中的“仲姬”当是一人,“皇母”是其尊称。这些西周晚期的有铭青铜礼器,是有莘国留下来的珍贵遗物。

4、周室辛伯与晋国董史

春秋初年,周王室的重臣辛伯和辛有,均为辛国之君。辛伯邦助周庄王平定王室內乱。《左传.桓公十八年》(前694年)载:“周公欲弑庄王而立王子克。辛伯告王,遂与王杀周公黑肩。王子克奔燕。初,子仪有宠于桓王,桓王属诸周公。辛伯谏曰:‘并后、匹嫡、兩故、耦国,乱之本也。’”“周公”即周桓公,名黑肩,是周王室的执政大臣。“庄王”,周桓王太子。“王子克”,庄王弟子仪。“辛伯”,周大夫,亦当辛国之君。同书《闵公二年》也说:“昔辛伯谂周桓公云:‘內宠并后,外宠二政,嬖子配嫡,大都耦国,乱之本也。’周公弗从,故及于难”。东周王室的周公打算杀掉庄王而立王子克。辛伯报告庄王,并邦着庄王杀了执政大臣周公黑肩,王子克逃到燕国,平定了周王室的内乱。由此可见,辛伯在周王室的重要地位。这些记载说明,直到春秋初年,有辛国的君统仍然存在。

据《左传.僖公二十二年》(638年),“初,平王之东迁也,辛有适伊川,见被发而祭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亡矣’。秋,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辛有”,据韦昭《国语.晋语四》注为“周太史”,当是辛国之君。因伊川本为有辛氏的故地,辛有看到当地的荒凉景象,发出感慨,也就不足为奇了。

辛有之后董氏,世为晋国的史官。《左传.昭公十五年》载:“及辛有之二子董之晋,于是乎有董史。”杨伯峻注:“辛有,平王时人。二子,次子也,谓第二子”。据《国语.晋语四》,晋公子重耳游历列国,从秦国返回晋国,“董因迊公于河”。韦昭注:“因,晋大夫,周太史辛有之后。”章炳麟《左传读》卷七说:“董氏世为晋史官。《晋语》董安于曰:‘方臣之少也,进秉笔赞为命名,称于前世,立义于诸侯’是也。”这说明晋国的董史亦为辛国之后。

由上所述,有莘国自虞夏之际兴起后,历经夏商周三代烟祀不绝。特别是在三代历史变革的关键时期,有莘氏贵族总能审时度势,顺应时代潮流,发挥着较为重要的政治作用,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岀了积极贡献。

  有莘国地望疏理考辩

周代的有辛国在今山西长子县境。那么,夏商时期有莘国的地望在哪里?这是史学界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主要有四种不同说法。

1、河南伊川说

有莘氏的地望与商代初年著名政治家伊尹的出生地,密切相关。据《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

有侁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奍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伊水之上,孕,梦有神告之曰:臼出水而东走,毋顾。明日,视臼出水,告其邻,东走十里,而顾其邑尽为水,身因化为空桑。’故名之曰伊尹。此伊尹生空桑之故也。

高诱注:“侁读曰莘。”故“有侁氏”即有莘氏。《水经注.伊水》也说:

昔有莘氏女采桑于伊川,得婴儿于伊川中,言其母孕于伊川之滨,梦神告之曰:‘臼水出而东走’。母明视而见臼水出焉,告其邻居而走,顾望其邑,咸为水矣,其母化为空桑,子在其中矣。莘女取而献之,命养于庖,而长有贤德,殷以为尹,曰伊尹也。

这里所说伊尹“母居伊水之上”的说法,还可以从《楚辞.天问》的记载里得到旁证。这说明夏商之际的有莘国,就居住在“伊川之滨”。其地望在今洛阳市栾川、嵩县、伊川境一带。这是有关有莘国地望,年代最早、最具权威的文献记录。

2、陕西合阳说

周武王的母族有莘氏本是姒姓国族。《诗.大雅.大明》:“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毛传:“莘,太娰国也。”《史记.周本纪》载:“帝纣乃囚西伯于羑里。闳夭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美女,……而献之纣。”《正义》引《括地志》云:“古莘国城在同州河西县南二十里。”《太平寰宇记》卷二十八《关西道.夏阳县》条说:“莘城,《系本》及《诗》:‘莘国,姒姓。夏禹之后,武王之母太姒即此国之女。’有冢在焉。”这是说周武王的母族有莘国,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

3、山东曹县说

据《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载:“齐侯登有莘之虚以观师。”杨伯峻注:“莘,旧国名,《墨子.尚贤中篇》‘伊挚,有莘氏之私臣’者是也。据《春秋舆图》,有莘之虚在今山东曹县西北。”《太平寰宇记》卷一《河南道.济阴县》条说:“莘仲故城,在县东南三十里,盖古之莘国也。《夏本纪》云:‘昔鲧纳有莘氏女,生禹。’《帝王纪》曰:‘伊尹耕于莘野,汤闻其贤,聘以为相。’即此城。”这是说夏禹母族有莘国,在今山东曹县西北。

4、河南陈留说.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伊尹“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正义》引《括地志》云“古莘国在汴州陈留县东五里,故莘城是也。《陈留风俗传》云:‘陈留外黄有莘昌亭,本宋地,莘氏邑也’。”《陈留风俗传》是晋代江微撰写的作品。《太平寰宇记》卷一《河南道.陈留县》条说:“本古有莘城,《国语》谓之莘墟。……故莘城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古莘国,《国语》:‘汤伐桀,桀与韦、顾之君等拒汤于莘之墟,遂战于鸣条之野’。”这是商汤妃有莘国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

上述四种说法,河南陈留说,因资料晚出,不足为信。陕西合阳的“有莘氏”、山东曹县的“有莘之虚”等,大都是夏商周时期有莘氏族群迁徙扩散后留下的遗迹。因此,有关有夏商莘国地望,唯有河南伊川说才是正确的的记载。

三  伊川新城为有莘国故都

我们认为,位于今洛阳市伊川县东南伊水西岸的新城遗址,就是夏商时期的有莘国故城。兹略作说明如下:

1、伊川新城遗址的重要发现

据《战国策.秦策一》,“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西周策》载:“秦败魏将犀武于伊阙。”《史记.韩世家》说:“韩釐王三年(前293年),使公孙喜率周、魏攻秦。秦败二十四万,虏公孙喜。”《秦本纪》也说:秦昭王十三年(前293年),“左更白起攻新城。”十四年“左更白起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虏公孙喜。”“新城”亦名伊阙,因位于伊阙(今名龙门)之南而得名。伊川新城故城位于伊川县城东南部,北距洛阳市区35公里,洛嵩公路由东北向西南穿城而过。这里北距龙门石窟20公里,东临伊水,西望熊耳,南眺伏牛,北瞻伊阙,四周群山环抱,地势平坦,气侯温和,物产丰富,自然环境优越,适合人类生活。自春秋战国至清朝末年的“晋楚孔道”从城西经过,地理位置颇为重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曾对新城故城遗址进行多次考古调查。发现这座城址略呈长方形,城墙东西长1680米,南北宽1250米,面积约2.1平方公里。古城村位于城址的西南角,古城寨村位于城址的东南角。南、北、西三面城墙保存较好,至今仍高出地面1235米,全城轮廓清晰可见。城墙厚2035米,由小平夯筑成,每层厚810厘米。南墙上暴露的板筑柱洞,直径1220厘米,洞內皆有木质朽痕。城墙四周有宽3035.。从城墙的夯筑技术以及墙体的包含物判断,现存城墙大都是战国时期构筑而成的。城內地面暴露有大量从仰韶、龙山文化到唐宋时期的文化遗存,说明这座城址曾长期被人们居住使用[5]。

特别重要的是,我们在“新城故城”及其周围,发现多处大型仰韶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聚落遗址。1996年,考古工作者在配基本建设时,对城内仰部文化遗存进行小范围的发掘,获得重要成果[6]。在新城东部隔伊河相望,有总面积有约30万平方米的土门遗址,发现有房屋遗址以及大量灰坑和墓葬[7]。在新城东南约8公里的伊川平等乡马回营村,有便是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的马回营遗址。在新城东南约6公里的伊川县白元村,还有龙山文化向二里头文化过渡的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白元遗址。这些重要发现,为探索夏商时期有莘氏的活动地域,提供了重要佐证。

2、伊川新城为有莘国故城新证

伊川新城及其周围为夏商时期有莘国活动的中心地区,还有四项资料可以佐证:

首先,伊川新城与有莘氏的名义相通。《战国策.楚策一》:“城浑出周,三人偶行,南游于楚,至于新城。”缪文远注:“新城,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这时,“新城”为韩国城邑。《诗.小雅.鱼藻》载:“有莘其尾。”毛传:“莘,长貌。”《庄子.徐无鬼》:“祸之长也兹莘。”《经典释文》引李云:“莘,多也。”《玉篇.莘部》:“莘,众也。”《集韵.屋韵》说:“莘,艸木丛生。”是“莘”本是草木丛生,旺盛众多之义。莘,通作新。《大戴礼记.帝系篇》:“鲧娶于有莘氏之子。”《世本.帝系篇》、《汉书.古今人表》均作“有辛氏。”是“莘”可通作辛。郑玄《礼记.月令》注:“辛之言新也。”《释名.释天》说:“辛,新也,物初新者皆故成也。”王念孙《尔雅.释草》疏证说:“新与辛同。”可以为证。

在今嵩县城南伊水之滨的纸房乡空桑涧西的的白土窑村,有名曰“元圣祠”的伊尹祠堂。祠旁有明宣德二年(1427)八月,礼部尚书胡莹立“奉题伊尹祠诗碑”和清乾隆十二年(1747)知县康基渊所立“商相伊尹、伊陟故里”碑2通。这两通碑刻至今尚存,文字清晰可辩。今嵩县城南白土窑村,在伊川新城故城东南约15公里,两地相距不远。

其次,伊川新城与夏鲧部族相邻。夏是居住在嵩山周围的古老部族,鲧则是其始祖。据《国语.周语下》记载:“其在有虞,有崇伯鮌,播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司马贞《史记.夏本纪》索隐曰:“《连山易》云:‘鲧封于崇’,故《国语》谓之‘崇伯鲧’。”《国语.周语下》还说:“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韦昭注:“融,祝融。崇,崇高山也。夏居阳城,崇高所近”。所谓“融降于崇山”,指的就是《山海经.海内经》所说“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的事实。可见“鲧”是居住在嵩山周围的部族首领。

特别重要的是,古本《竹书纪年》载:“禹都阳城”。《孟子.万章上》载:“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史记.夏本纪.集解》:“刘熙曰:‘今颖川阳城是也’”。19772005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登封市郜城镇王城岗发现的龙山文化晚期古城址,分小城和大城两部分,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时代距今约2100~2000年[8]。这座古城址当即《世本》记载“鲧”所作的“城郭”和“禹”所都的“阳城”。“阳城”是夏族的早期都城,位于嵩山南麓。这些记载充分说明,夏鲧的封国就在以“阳城”为中心的嵩山地区。这说明伊川新城在夏都“阳城”西北约65公里,与夏鲧部族相邻。而陕西合阳、山东曹县、河南陈留诸说,距离夏都“阳城”都显遥远。

第三、伊川新城正位于尧都平阳到夏都阳城的交通要道旁。中国古代的尧舜时期,华夏文明已初步形成,国家政权的雏形也已诞生。当时,我国的政治中心在今晋西南地区。皇甫谧《帝王世纪》载:“尧都平阳,于《诗》为唐国。”《括地志》说:“今晋州所理平阳故城是也”[9]。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在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陶寺镇发现一座龙山文化时期的古城遗址,面积约300万平方米。遗址内发现有城墙、宫殿建筑基址、公共墓地、房址、窖穴以及大量制作精美的陶器、石器、玉器等文化遗存,还发现有少量青铜器和文字。因此,这座古城遗址应当就是尧都平阳故城[10]。由此可见,伊川新城正位于尧都平阳到夏都阳城的交通大道旁,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第四,伊川新新地望与《天问》“成汤东巡,有莘爰极”的记载相符合。依照《天问》的记载,有莘国应在商族的东方。然而,商族的发详地在哪里?自汉代以降,史学界就有不同的说法。

据《左传.文公十五年》记载:楚庄王封子西“为商公”。杜预注:“商,楚邑,今上雒商县。”《战国策.秦策一》载:“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东汉大儒郑玄说:“契本封商,国在太华之阳”[11]。“太华之阳”指今陕西华山以南地区。《史记.殷本纪》《索隐》引皇甫谧曰:“今上洛商是也。”《正义》引《括地志》云:“商州东八十里商洛县,本商邑,古之商国,帝喾之子卨所封也。”“上洛商”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部。由此可见,战国秦汉时期,不少学者都认为商族起源于“上雒商县”境內。屈原《天问》的相关记载,正是受这种说法影响的结果[12]。

因此,有学者认为,《孟子》所提“伊尹耕于有莘之野”的“有莘”古城址,“当属新城故城遗址”的推测,是正确的[13]

  禹母有莘国与禹后有莘国考辨

值得注意的是,据《大戴礼记》、《世本》,“鲧娶于有莘氏之子。”这说明夏禹母族为有莘国,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据《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在“同姓不婚,恶不殖也”的古代社会[14],禹母有莘国与禹后有莘国同属一个部族,是不可能的事情。

1、夏禹之后有莘国的姓氏

夏禹之后的姒姓有莘国。《世本.氏姓篇》说:“辛氏,夏启封支子于莘,莘、辛声相近,遂为辛氏,周有辛甲、辛有。”《元和姓纂》也说:“姒姓,夏后启别用国为姓,”故有“辛氏。”是“有莘氏”可书作有辛氏。《诗.大雅.大明》:“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毛传:“莘,太娰国也。”《世本》云:“莘国,姒姓,夏禹之后,即散宜生等求有莘美女献纣者。”[15]。这说明周武王母族有莘氏,就是姒姓国族。

夏部族别为“姒”姓的年代。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16]。这说明夏本是姬姓黄帝部族的后裔。据《史记.五帝本紀》,“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夏本纪》也说:禹“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可见夏族别为“姒”姓的历史,是从夏禹开始的。

2、夏禹母族有莘国为姜姓国族

然而,按照中国古代同姓不婚的社会习俗,夏禹母族有莘国的姓氏,当与姒姓有别。也就是说,夏禹母族的有莘国,肯定不是姒姓部族。那么,我们不谨要问,夏禹母族有莘国应是什么姓氏?

据《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鲧娶于有莘氏之女,……而产高密,家于西羌。”《新语.术事篇》载:“大禹出于西羌。”《史记.六国年表》说:“禹兴于西羌。”《尚书纬.帝命验》说:修已“生姒戎文禹。”注:“姒,禹氏。禹生戎地”[17]。《潜夫论.五德志》也说:“修紀见流星,意感生白帝文命戎禹。”“羌”同姜。这些记载都说大禹岀生于西戎中的羌族。足见大禹母族有莘氏当与“姜戎”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虞夏商周时期,姬姓的黄帝族与姜姓的炎帝族,早已形成亙为婚姻的政治集团。这种婚姻习俗,直到春秋战国之世,仍相沿未改。由此推测,夏禹母族有莘国应是炎帝后裔的姜姓部族。.

据《国语.郑语》,周幽王时,郑桓公看到周室日趋衰落,想找个安全的地方居住。问史伯说:“谢西之九州如何?”韦昭注:“谢,宣王之舅申伯之国,今在河南。谢西有九州,二千五百家曰州。”顾颉刚先生说:“所谓‘谢西’,即今河南省的西境,那边有周代的九州”[18]。《左传.昭公二十二年》载:“晋籍谈、荀跞帅九州之戎及焦、瑕、温、原之师,以纳王于王城。”杜预注:“九州戎,陆浑戎。”《左传.哀公四年》载:“单浮余围蛮氏,蛮氏溃。蛮子赤奔晋阴地。……士蔑乃致九州之戎,裂田以与蛮子而城之。”杜预注:“阴地,河南山北,自上雒以东至陆浑。九州戎在晋阴地、陆浑者。”“九州戎”中以四岳之后的“姜戎一支最为强盛”,在“今陕西商县到河南嵩县”的“伊、雒二水”流域[19]。这说明远古时代,伊、洛两岸曾是姜戎的聚居地域。

姜姓有莘氏居居住的今伊川新城地区,是夏都阳城通向尧都平阳的必经要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因此,夏代建立后,夏启便将其“支子”分封到有莘氏的故地立国,也就不足为奇了。

3、有莘国的疆域在伊水流域

据《国语.周语上》载:“有神降于莘。”韦昭注:“莘,虢地也。”在今河南三门市。在伊水沿岸的今栾川、嵩县、伊川地区以及今三门市境内,都保存着大量关于有莘氏的遗迹和的传说。

4、“禹生石纽”的传说

 “禹生石纽”的传说,最早见于西汉晚期扬雄的《蜀王本纪》。特别要说明的是,“禹兴西羌”是母石崇拜的产物。西汉初年陆贾《新语.术事》载:“大禹出于西羌”。而后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说:“禹兴于西羌”。 禹属黄帝之后,羌族乃炎帝苗裔,而姬姓的黄帝族与姜姓的炎帝族世为婚姻 。“西羌”可解为居住在西边的羌族之义,其地望今已不可确指。《淮南子.修务训》说:“禹生于石”。扬雄《蜀王本纪》则说:“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广柔县”即今四川汶川县,“石纽”本为石头尖上的意思。我国古代盛行母石崇拜,嵩山“启母石”的传说就是其例。《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到嵩山“登礼中嶽,见夏后启母石”,可见禹的儿子启也“生于石”。故所谓“禹生于石”、禹“生于石纽”的传说,当是中华先民母石崇拜的产物。

数千年来,大禹治水的伟大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具象体现。因此,自秦汉以降,我国许多地方都出现了与大禹治水相关的民间传说和文化遗存。这些文化遗存,大多都是对大禹治水精神崇拜的纪念性遗迹。所谓“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的说法,就属于这种性质。

五  结 语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对有莘国史迹的疏理,可以得岀三点基本认识:

1、有莘国虞夏商周时期的重要国族。禹母有莘氏当为姜姓申国,禹后有莘氏则是姒姓封国。

2、姒姓有莘国贵族在夏商周三代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总能审时度势,顺应时代潮流,使有莘国的君统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岀了积极贡献。

3、伊川新城遗址及其周围是有莘国活动的中心地区,其疆域在今洛阳西南的豫西地区。在新城遗址周围以伊川县水寨乡土门村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为代表的古文化遗存,可能就是夏禹母族姜姓有莘国的文化遗迹。

上述问题的探索,为研究夏禹母族与有莘国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注 释:

[1]《史记.夏本纪》正义引。

[2]《集成》02712

[3]《集成》03859

[4]2件,《集成》0258202582

[5]《洛阳市志.文物志》第二章中有关“新城故城”的文稿,就是我们调查研究的初步成果。

[6]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河南伊川县伊阙城仰韶文化遗存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第12期。

[7]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伊川土门、水寨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中原文物》1987年第3期。

[8]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登封王城岗与阳城》,文物出版社,1992年。《河南登封市王城岗遗址20022004年发掘简报》,《考古》2006年第9期)

[9]《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

[10]解希恭主编:《襄汾陶寺遗址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

[11]孔颖达《尚书序》疏引。

[12]商族起源的不同说法,详见孙淼《夏商史稿》第245-268页,文物岀版社,1987年。

[13]翟智高:《伊尹出生地史料考释》,2012洛阳首届伊尹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

[14]《国语.晋语四》。

[15]《史记.周本纪.正义》引。

[16]《大戴礼记.帝系》。

[17]《太平御览》卷八十二引。

[18]顾颉刚:《州与岳的演变》,《顾颉刚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

[19]顾颉刚:《鲧禹的传说》,《顾颉刚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

 

(本文作者为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版权所有:河南大禹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大道91号   座机:0371-62717333  传真:0371-62717333

COPYRIGHTS © Henan dayu group co. LTD    豫ICP备15017704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