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中文

简体中文

切换英文

EN GLISH

客户服务热线:0371-62717333

imgboxbg
imgboxbg
imgboxbg
imgboxbg

大禹文化

DAYU CULTURALs

/
/
-
尧舜禹时期之中国和大禹之都及夏代都城之变迁

资讯详情

尧舜禹时期之中国和大禹之都及夏代都城之变迁

  • 分类:大禹文化百家谈
  • 作者:不详
  • 来源:新浪博客
  • 发布时间:2018-07-20 00:0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对大禹之都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大禹之都不是尧舜禹时期的中国之都,尧舜禹时期的中国就是“ 天子之国”;大禹之都也不是夏后朝之都,夏后朝多次迁都,如同商朝在成汤之前有8迁、成汤之后有7迁一样。

尧舜禹时期之中国和大禹之都及夏代都城之变迁

【概要描述】对大禹之都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大禹之都不是尧舜禹时期的中国之都,尧舜禹时期的中国就是“ 天子之国”;大禹之都也不是夏后朝之都,夏后朝多次迁都,如同商朝在成汤之前有8迁、成汤之后有7迁一样。

  • 分类:大禹文化百家谈
  • 作者:不详
  • 来源:新浪博客
  • 发布时间:2018-07-20 00:00
  • 访问量:
详情

尧舜禹时期之中国和大禹之都及夏代都城之变

 

 

 

 

 


       对大禹之都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大禹之都不是尧舜禹时期的中国之都,尧舜禹时期的中国就是“ 天子之国”;大禹之都也不是夏后朝之都,夏后朝多次迁都,如同商朝在成汤之前有8迁、成汤之后有7迁一样。今天就这个东西来谈一谈。 

 

         一、从有关文献看,夏禹与阳城、平阳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大禹之都在阳城或平阳 

 

如《孟子·万章上》载“禹避舜之子于阳城”,《世本·居篇》载“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史记·夏本记》则说“禹辞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这些历史记叙,都说明大禹与阳城与平阳关系密切。大禹居阳城,目的是回避商均。

 

商均是谁呢?是帝舜的儿子。帝舜确定大禹为自己的继承人,但是大禹为了讲客气,表明自己愿意让商均继承帝舜的帝位,所以以阳城为居向天下人表明态度。这也说明,既然大禹能够居阳城,阳城当然是大禹自己的封国的中心,即大禹自己的封国的都城。但是阳城不是尧舜禹时期的中国之都。

 

平阳可能是大禹在回避商均于平阳的时候,觉得回避不了,就又把自己封国的统治中心移到了阳城,故说“又都平阳”。平阳在哪里呢?“或在安邑,或在晋阳”,不确定。这大概是大禹在回避商均的时候,躲了几个地方吧!

 

据《史记》引帝王纪云:“禹受封为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阳翟是也”,所以我倾向于大禹之都在阳城。大禹自己封国的统治地域在河洛颖水一带。 

 

         二、尧舜禹时期,天子之国是“冀”,即尧舜禹时期的中国是古冀州 

 

《古本竹书纪年》说:母曰修己,出行,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既而吞神珠。修己背剖,而生禹于石纽。虎鼻大口,两耳参镂,首戴钩铃,胸有玉斗,足文履已,故名文命。长有圣德。长九尺九寸。梦自洗于河,取水饮之。又有白狐九尾之瑞。当尧之世,舜举之。禹观于河,有长人白面鱼身,出曰:“吾河精也。”呼禹曰:“文命治水。”言讫,授禹《河图》,言治水之事,乃退入于渊。禹治水既毕,天锡玄圭,以告成功。夏道将兴,草木畅茂,青龙止于郊,祝融之神降于崇山。乃受舜禅,即天子之位。洛出龟书,是为《洪范》。三年丧毕,都于阳城。元年壬子,帝即位,居冀。颁夏时于邦国。

 

这段文字有意思的地方是,“三年丧毕,都于阳城”,说明在帝舜三年丧期结束后,大家还是拥戴大禹登上帝位,大禹登帝位的地点是在阳城。“元年壬子,帝即位,居冀。颁夏时于邦国”,即在大禹元年(壬子年),大禹正式即天子位,到冀地居住。

 

为什么不在阳城而去冀?这就让人想起《史记.五帝本纪》说帝舜即天子位时的一句话“之中国而践天子位”。帝舜崛起于民间,在登天子之位前被帝尧启用,成为有虞氏国之君。舜是平民之子,是没有封国和子民的,但是中国上古实行的是氏族统治和封建统治,像有虞氏这样的氏族国家,尽管其自己的历史有1500年的时间,但是有虞氏国被纳入到帝尧的统治系统之内,就必须接受陶唐氏族的领导,帝尧是陶唐氏族国家的君主,也是当时的天子。对于有虞氏国来讲,陶唐氏国是上国,对有虞氏国有统治权,就可以用封建的办法派人去当有虞氏国的君主,领导有虞氏。有虞氏国的君主舜成为天子后,是到“中国”去即天子位的。

 

根据这个传统,大禹即天子位,就也要去“中国”。

 

《古本竹书纪年》在说黄帝即位是“元年,帝即位,居有熊。”,说颛顼时是“元年,帝即位,居濮。”,说帝喾时是“元年,帝即位,居亳。”,说帝尧陶唐氏时是“元年丙子,帝即位,居冀。”,说帝舜有虞氏时是“元年己未,帝即位,居冀。”,大禹一样是“。元年壬子,帝即位,居冀。”。很明显,尧舜禹都是“居冀”,说明尧舜禹时期,天子之居固定在“冀”。“居冀”是什么意思呢?“居”是“天子之居”,“冀”是天子之居的范围,就是古冀州。天子之居就是天子之国,天子之国就是“中国”。有人把“冀”解释成“北方共有之田”,实际也是蛮有道理的,天子之国是天下的中心,是共同的地方。 

 

尧舜禹具体居在冀州的什么地方呢?也就是说冀之都在哪里呢?《古本竹书纪年》说陶唐氏帝尧在帝尧八十九年,作游宫于陶。在帝尧九十年,帝游居于陶。帝尧一百年,帝陟于陶。这就把冀都确定在“陶”。“陶”在哪里呢?在现在陶寺遗址就是。帝尧实际是逐步从东部迁移到山西临汾尧都区的,最后才定居于古冀州的陶城。 

 

        三、尧舜之陶唐变大夏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时,正式把天子位禅让给禹。十七年以后,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丧结束,禹避居在夏后氏国的一个小城邑——阳城,希望由帝舜的儿子商均继承帝尧的帝位。但天下的诸侯都离开商均去朝见禹王。在诸侯的拥戴下,大禹即帝位,居住在阳城。第二年(大禹元年)到当时的中国冀州正式即天子位,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大禹的原有封国夏后氏国依然在河洛之间。大禹把夏后氏国的历法颁布于天下,改定历日称为夏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这个变化,也让夏后氏国的文化成为了中心文化,也许大禹用自己原先的封国名称“夏后”称其天子政权为“夏后”,陶寺遗址在大禹时期可能逐步转称为“夏”。后来大禹的儿子启抢夺天子之位后继续“居冀”,冀之都陶城才演变成了“大夏”。“大夏”的名称,一直到秦始皇时期,还在沿用,这就是秦的疆域“北过大夏”的来历。

 

我这样推论吧:大夏这个名称本来不是现在考古发现的陶寺遗址的原始名称。在陶唐帝尧时期,山西陶寺遗址这里是陶唐帝尧的都城,不叫大夏,叫做陶唐。虞舜起自平民,没有自己的原始封国和氏族,所以在帝舜继承“天子”之位的时候,是到“中国”区继承帝位的(《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硃於南河之南。诸侯朝觐者不之丹硃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硃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硃而讴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後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这里的“中国”,是天子之国,也就是帝尧称帝的陶唐国。

 

陶寺遗址就是尧舜禹时期的中国之都城。而中国的范围,应该就是古冀州。《古本竹书纪年》从陶唐帝尧开始,冀的位置就很重要,如帝尧“元年丙子,帝即位,居冀。”“八十九年,作游宫于陶。”“九十年,帝游居于陶。”“一百年,帝陟于陶。”。帝舜“元年己未,帝即位,居冀。”帝大禹“元年壬子,帝即位,居冀。”帝启“元年癸亥,帝即位于夏邑,大飨诸侯于钧台。诸侯从帝归于冀都。大飨诸侯于璇台。”。从帝尧到帝启,即位均“居冀”。所以这里的“冀”就是当时的“中国”范围,即天子之国,也就是天子的直辖区。而“陶”就是现在的陶寺遗址,由于帝尧之子丹朱被大禹封建于唐,即现在的太原,导致“陶”与“唐”在地名上的分离。陶唐是帝尧时期的陶寺遗址的原始地名,帝尧时期不叫大夏。

 

大夏之名称来自夏启,这从《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的帝启“元年癸亥,帝即位于夏邑,大飨诸侯于钧台。诸侯从帝归于冀都。大飨诸侯于璇台。”是可以对应的。大禹把儿子夏启分封到夏邑(现在的石峁古城遗址就是),夏启利用石峁古城势力驱赶在陶寺准备继位的益,在石峁古城(夏邑,也就是大夏)称帝,然后率领归顺的诸侯从石峁古城归于冀都,也就是回归中国之都城——陶寺。这个时候夏启就把陶寺遗址命名为大夏了。

 

《史记.夏本纪》说“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所以大禹的中央政权叫“夏后”,不叫“夏”。

 

        四、夏代都城之变化 

 

同样是《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帝启元年癸亥,帝即位于夏邑,大飨诸侯于钧台。诸侯从帝归于冀都。大飨诸侯于璇台。帝太康元年癸未,帝即位,居斟寻。畋于洛表。羿入居斟寻。四年,陟。帝仲康元年己丑,帝即位,居斟寻。世子相出居商丘,依邳侯(一作“依同姓诸侯斟灌、斟寻”)。帝相元年戊戌,帝即位,居商。九年,相居于斟灌。少康自纶归于夏邑(乙巳年)十八年,迁于原。帝杼元年己巳,帝即位,居原。五年,自原迁于老丘。帝廑,一名胤甲。元年己未,帝即位,居西河。帝癸,一名桀。元年壬辰,帝即位,居斟抃。三年,筑倾宫。三十一年,商自陑征夏邑,克昆吾。大雷雨,战于鸣条。夏师败绩,桀出奔三朡。商师征三朡,战于郕,获桀于焦门,放之于南巢。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始壬子,终壬戌)。

 

总结以上,夏代之都就有“夏邑”、“斟寻”、“商丘”、“原”、“西河”、“斟抃”等。夏代之都城,是变化的,这个变化的原因,一是上古农耕会导致地力枯竭,形成了上古人的“游耕”习惯。二是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促成上古人迁移。三是族群之间的争斗。所以夏代有多个都城,如同商代有多个都城一样。我们现在发现的安阳殷墟,是商代后275年的都城。

 

对于“夏邑”,我认为“帝启元年癸亥,帝即位于夏邑”之“夏邑”,我认为是“石卯古城”遗址。而“少康自纶归于夏邑”与“商自陑征夏邑”中的“夏邑”应该指夏的统治范围,不是一地一隅之名称。现在有个叫夏邑的地方,在汉代此夏邑叫做“下邑”,与夏朝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五、再谈夏后氏留于中原、放之南巢和避居北野

 

这里先说一说“鸣条”。同样是《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帝舜有虞氏四十九年,帝居于鸣条。……鸣条有苍梧之山,帝崩,遂葬焉,今海州”。而夏桀“三十一年,商自陑征夏邑,克昆吾。大雷雨,战于鸣条。夏师败绩,桀出奔三朡。商师征三朡,战于郕,获桀于焦门,放之于南巢。”中也有“鸣条”,所以“鸣条”就是现在的湖南“九嶷山”一带。帝舜是很凄苦的,他实际是被大禹驱逐到了南方苍梧之山,历史采用隐晦的办法来交代这个事件,如同周人之“昭王南巡而不返”的隐晦记叙一样。周之昭王被沉船于汉江,因为昭王南征,在荆楚被当地土人用计灭了。土人献船给昭王,结果船在汉江中心散架了,昭王一去不复还。

 

“鸣条”与“苍梧”的联系,说明夏桀归于南方。

 

夏朝灭亡后,夏桀带着不少夏后氏人员被放逐于南巢,这便是南支。南巢是南部老巢的意思。夏后氏早期的活动区域,就在四川到湖南湖北,迁移的方向是由西向东入湖南,向北入湖北河南。以前说过,湖南幕阜山有湛姓族谱记载,湛姓是在躲避后羿寒浞之难而回到南方幕阜山的,同样是《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帝颛顼高阳氏三十年,帝产伯鲧,居天穆之阳。”,湖南幕阜山也叫天岳幕阜山,就是伯鲧之“居天幕之阳”。

 

夏朝灭亡后,还有一支进入大漠草原一路发展,形成秦汉之时的匈奴。《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有一部叫《括地谱》的书说得更为详细:“其(指桀)子獯粥(獯鬻)妻桀之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徒,中国谓之匈奴”。

 

夏朝灭亡后,夏后氏主要还是留在中原。商汤封夏后氏一支于杞国,以奉大禹的祭祀。这个杞国,就是“杞人忧天”之杞国,《史记.陈杞世家》说“杞在商时,或封或绝”。周武王灭商之后,封大禹的后裔东楼公于杞地,延续杞国国祚,主管对大禹的祭祀。

 

不绝他国之祭祀,是上古新王天下者之优秀风范,这也导致上古各氏国的历史不被泯灭。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版权所有:河南大禹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大道91号   座机:0371-62717333  传真:0371-62717333

COPYRIGHTS © Henan dayu group co. LTD    豫ICP备15017704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