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中文

简体中文

切换英文

EN GLISH

客户服务热线:0371-62717333

imgboxbg
imgboxbg
imgboxbg
imgboxbg

大禹文化

DAYU CULTURALs

/
/
-
登封与大禹相关问题观点综述

资讯详情

登封与大禹相关问题观点综述

  • 分类:研究讨论
  • 作者:李玲玲
  • 来源: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考古所助理研究员
  • 发布时间:2015-07-17 00:0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有关大禹故里、禹都阳城及夏文化发源地的问题,历史上就存在诸多争议,目前仍有许多问题难以达成共识。其中河南登封与大禹的关系自古就有记载,二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对史籍记载与今人论述的相关观点进行系统梳理,以便能为登封与大禹之间的关系寻求确证。    一登封与大禹故里    对于大禹故里的确切地点,史籍缺乏记载,直接论述大禹故里与登封关系的基本没有,今人则根据史籍的不同记载结合考古发现,产生了众

登封与大禹相关问题观点综述

【概要描述】  有关大禹故里、禹都阳城及夏文化发源地的问题,历史上就存在诸多争议,目前仍有许多问题难以达成共识。其中河南登封与大禹的关系自古就有记载,二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对史籍记载与今人论述的相关观点进行系统梳理,以便能为登封与大禹之间的关系寻求确证。    一登封与大禹故里    对于大禹故里的确切地点,史籍缺乏记载,直接论述大禹故里与登封关系的基本没有,今人则根据史籍的不同记载结合考古发现,产生了众

  • 分类:研究讨论
  • 作者:李玲玲
  • 来源: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考古所助理研究员
  • 发布时间:2015-07-17 00:00
  • 访问量:
详情

  有关大禹故里、禹都阳城及夏文化发源地的问题,历史上就存在诸多争议,目前仍有许多问题难以达成共识。其中河南登封与大禹的关系自古就有记载,二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对史籍记载与今人论述的相关观点进行系统梳理,以便能为登封与大禹之间的关系寻求确证。
  
  一登封与大禹故里
  
  对于大禹故里的确切地点,史籍缺乏记载,直接论述大禹故里与登封关系的基本没有,今人则根据史籍的不同记载结合考古发现,产生了众多观点。
  
  古代史籍中显示的大禹故里,主要是出生地:石纽、四川。
  
  关于大禹的出生问题,除了“鲧腹生禹”、“禹母胸拆”外,接触到具体的出生地,有两种说法,一为《淮南子•脩务训》记为:“禹生于石”;一为《吴越春秋》中说:“家于西羌,地曰石纽。石纽在蜀西川也”。战国时代的《竹书纪年》:“帝禹夏后氏,母曰修己,修己背剖而生于石纽”。魏晋皇甫谧在《帝王世家》中注解到:“孟子曰,禹生石纽,西夷人也。传曰:禹出西羌,是也。”石纽究竟在哪里?大思想家扬雄在《蜀王本纪》中说:“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唐代顾胤在《括地志》中说:“石纽山在汶川县治西七十三里”。宋代徐天佑注解《吴越春秋》中关于“禹生石纽”这句话的时候,将石纽注明“在茂州石泉县,其地有禹庙,郡人相传,禹以六月六日生。”
  
  史籍中记载的大禹的族属为:西羌。
  
  《史记•六国年表》有“禹兴于西羌”之语。《新语•术事》有“大禹出于西羌”之言。《后汉书•戴良传》有“大禹出西羌”。
  
  今人综合古籍记载,结合考古资料,对大禹故里产生了众多观点,主要有:河南、四川、陕西、山东、山西、青海、甘肃、吉林等说法。
  
  一、河南嵩山说
  
  田继周:禹之生地,不可能远在四川汶川、茂汶一带,应在禹父母生活的地区,即今郑州、嵩山、密县一带。(田继周:《先秦民族史》)
  
  周原孙:从文献记载和豫西、晋南的考古发掘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夏人的早期活动地不出今河南、山西和陕西东部,禹的出生地也当在嵩山一带,而绝不可能在远离夏人活动中心的四川。(《禹生石纽辨析》)
  
  周原孙:从文献记载和豫西、晋南的考古发掘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夏人的早期活动地不出今河南、山西和陕西东部,禹的出生地也当在嵩山一带,而绝不可能在远离夏人活动中心的四川。(《禹生石纽辨析》)
  
  二、四川说
  
  生于四川石纽,兴盛于中原嵩山
  
  何光岳:夏后氏由岷山汶川东过夏水(今汉水上游),再沿渭水北岸东渡黄河至夏县(今属山西),形成了大夏族的聚居地,称之大夏。它为鲧加入唐虞部落联盟提供了先决条件。后来,鲧南迁至崇山(今嵩县)为崇伯,大夏故墟便被实沈人所统治,以后又为帝尧陶唐氏之裔部落所迁居。(《夏源流史》)
  
  杨东晨:黄帝的五代孙鲧及其子禹生于石纽、兴盛于嵩山之说比较符合历史实际。(杨东晨:《论四川大禹故里及其问题》,《阴山学刊》2008(2))
  
  四川北川说
  
  李学勤:禹生石纽,四川北川为其故里。
  
  李学勤:禹生石纽,四川北川为其故里。
  
  1.在我国传世典籍中,战国《竹书纪年》最先有“禹生石纽”的记载。2.在北川县禹里乡的奇观“石纽山”,经地质学家考证,原是海底的珊瑚礁经地壳运动而形成的化石,石上竖排阳刻汉隶“石纽”二字,非常罕见,相传是西汉末期杨雄到当地考察后书写的。只有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乡的石纽才是名符其实的石纽。
  
  此说得到了以李德书、谢兴鹏、谢元鲁等为代表的四川学界大多数专家的支持,也得到了大禹后裔姒元翼、姒承家的支持。他们认为:“石纽就是现在四川省北川禹里羌族乡(旧石泉县城)湔江南岸的石纽山……在石纽山附近还有一批传说与禹有关的遗迹……所有这些都说早在汉代,此处就被认定是传说中禹的出生地。”《姒氏世谱》也持此说!(姒元翼、姒承家《大禹世家》,浙江古籍出版社。)
  
  四川汶川说
  
  罗进勇:《禹帝故里》引清代李元《禹迹考》曰:“刳儿坪南,悬岩绝壁前有巨石方百丈,前人书‘大禹王故里’五字。此说在谯周《蜀本纪》、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元和郡县志》、以及《太平寰宇记》等古文献中均有记载。如《元和郡县志》汶川县条载:“广柔废县,在县西七十二里!汉县也,属蜀郡。禹本汶山广柔人,有石纽邑,禹所生处,今其地名刳儿坪。”
  
  三、陕北说
  
  陈剩勇:《大禹出生地考实》中说:“大禹出生地在现今陕西北部……至于扬雄等人‘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之说’,则显然是西北羌族的一支迁入四川之后附衍而来的小说家者言,非信史也。”
  
  李仲立:《大禹出生地辨析》中说:"大禹的出生地说法很多,但从考古与文献结合来看,当在山西为可信。”
  
  六、青海说
  
  以鲍义志为代表的甘青地区的学者以鲍义志为代表的甘青地区的学者
  
  鲍义志:位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黄河岸边的人类灾难遗址———喇家遗址是大禹故里。(《青海日报》,《喇家遗址与大禹治水》,2006;《再说大禹故里》,《中国土族》2007夏季号)
  
   张忠孝:官亭喇家遗址为大禹故里。(1)根据史籍相关记载,大禹这个伟人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2)官亭喇家遗址全面发掘,出土大型壕沟、黄河磬王、中国第一玉刀、祭祀遗址等,这是古代大型聚落乃至一个古国城堡的重要标志,黄河磬王、玉刀是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喇家遗址距“导河积石”的积石峡距离不到5公里;史载大禹和他父辈生活过的大夏河流域同喇家遗址相毗连。所以,大禹在原喇家遗址地建立部落联盟乃至夏国的可能性很大。(3)喇家遗址经特大洪水灾害,夏王朝中心地消失,大禹带领他的百姓开始漫长而又艰辛的疏通河道之路。长约8公里的积石峡水道的疏通,要搬走河水中的石块至少成千上万吨,工程如此之宏大,至少也要3~5年时间才能完成,“导河积石”闻名于世,载入史册。(4)专家研究认为,距今4000~2750年间,官亭盆地内黄河洪水曾经泛滥了数十次,这段时间是洪水多发期。说明这段时间也是整个黄河流域洪水多发期。4000年前,大禹和他的治水队伍从黄河源头沿着水系走向东部中下游地带,为重建夏王朝积蓄力量。(5)官亭盆地水热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在远古生产力水平下,为建立较大型部落或邦国中心地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民和官亭是大禹故里》,《中国土族》2007(2)
  
  林有盛、加毛太:大禹出自西羌,为古羌族部落首领,青海为大禹世袭领地。从喇家遗址可以看出这里曾是部落联盟所在地,许多传说和考古遗迹证明大禹的成长、兴盛和治水与青海有关,从而印证大禹故里在青海。(《大禹故里新说》,《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七、甘肃临夏说
  
  张学明、赵忠:古代称为“大夏”的地方就是大禹的家乡,“当时建制为枹罕的这片土地上有一个古老的县治,叫大夏县(在今广河县阿力麻土乡),王莽统治时期叫夏顺县,历史上有名的治水英雄大禹就出生在这里。广河人管彩陶叫夏陶,曾出土画有四只手的人像,是“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世界”的最形象的材料。(张学明、赵忠:《大禹导河之州》,《临夏文明古今谈》,甘肃人民出版社)
  
  八、吉林集安说
  
  宫玉海:《大禹生于北川毫无根据》一文中指出:“大禹只能生在集安……只能生在有莘氏地,只能生在4800年前左右……集安有大禹山、有禹母墓、禹母石、启母石为证。
  
  二登封与禹都阳城
  
  禹都阳城,阳城所在地从古至今以河南登封为禹都阳城作为主流观点,另外还有其他不同说法。
  
  古代史籍中阳城的地望主要有:河南登封告成(颍川阳城)、山西冀城(古唐城)、开封地区(陈留浚仪)、潞泽阳城。
  
  一、河南登封告成(颍川阳城)。告成原称阳城,文献记载方面,它出现的时间最早,《史记•郑世家》记载:“郑君乙立……十一年,韩伐郑,取阳城。”《史记•韩世家》有“文侯二年伐郑,取阳城”的记载。《六国年表》也有韩文侯二年(公元前385年)“伐郑,取阳城”的记载。阳城是春秋时郑国和战国时韩国的西面军事重镇之一,经历汉、魏、晋、南北朝、隋,阳城之名无异,直到唐万岁登封元年(696年),才因为“将有事嵩山,改为告成县”(《旧唐书•地理志》)。最早指出阳城具体地望的是韦昭。《国语•周语上》说:“昔伊洛竭而夏亡。”韦昭注:“禹都阳城,伊洛所近。”《汉书•地理志》阳城在颖川郡。《太平御览》三十九患山下引韦昭注“夏都阳城,嵩山在焉。”赵岐《孟子注》“阳城在嵩山下。”《水经注•颖水下》:“经曰颖川出阳城县少室山,注曰颖川东合五渡水,经阳城县故城南,昔禹避商均,伯益避启,并在此,亦周公以士圭测日景处,县南对箕山。”《史记•夏本纪》《正义》引《括地志》:“阳城县在箕山北十三里”,“阳城县在嵩山南二十三里。”又:“嵩高山,亦名太室山,亦名外灯山,在洛州阳城县北二十三里。”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登封县》曰:“(登封)古阳城也。今登封告成遗址王城岗龙山城堡,正在文献中的夏之阳城地望范围之内。
  
  一、河南登封告成(颍川阳城)。告成原称阳城,文献记载方面,它出现的时间最早,《史记•郑世家》记载:“郑君乙立……十一年,韩伐郑,取阳城。”《史记•韩世家》有“文侯二年伐郑,取阳城”的记载。《六国年表》也有韩文侯二年(公元前385年)“伐郑,取阳城”的记载。阳城是春秋时郑国和战国时韩国的西面军事重镇之一,经历汉、魏、晋、南北朝、隋,阳城之名无异,直到唐万岁登封元年(696年),才因为“将有事嵩山,改为告成县”(《旧唐书•地理志》)。最早指出阳城具体地望的是韦昭。《国语•周语上》说:“昔伊洛竭而夏亡。”韦昭注:“禹都阳城,伊洛所近。”《汉书•地理志》阳城在颖川郡。《太平御览》三十九患山下引韦昭注“夏都阳城,嵩山在焉。”赵岐《孟子注》“阳城在嵩山下。”《水经注•颖水下》:“经曰颖川出阳城县少室山,注曰颖川东合五渡水,经阳城县故城南,昔禹避商均,伯益避启,并在此,亦周公以士圭测日景处,县南对箕山。”《史记•夏本纪》《正义》引《括地志》:“阳城县在箕山北十三里”,“阳城县在嵩山南二十三里。”又:“嵩高山,亦名太室山,亦名外灯山,在洛州阳城县北二十三里。”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登封县》曰:“(登封)古阳城也。今登封告成遗址王城岗龙山城堡,正在文献中的夏之阳城地望范围之内。
  
  二、山西冀城(古唐城)。《左传》定公四年:“分唐叔……命以唐诰,而封于夏虚。”服虔曰“大夏在汾浍之间。”《尚书地说》:“唐氏在大夏之墟。”《史记•晋世家》《正义》引《括地志》:“故唐城在绛州翼城县西二十里,即尧裔子所封。”唐人以古唐在翼城,此阳城当郎唐叔所封之唐城。近人丁山说:“成汤”在卜辞金文均作“成唐”易声字古或作唐,阳城故名,当曰唐城。……唐人谓唐城在翼城西者较确。”阳城故名唐城,本在浍河流域。
  
  三、开封地区。《太平御览》卷一五五:“《世本》又言夏后居阳城,本在大梁之南,于战国大梁魏都,今陈留浚仪是也。”地在今开封市境内(亦见《世本》宋衷注,详张澍稡《世本集补注》)。
  
  四、山西晋城。《路史>卷十二注:“乃泽之阳城。尧舜皆都河东北,不居河南。”“泽之阳城”说阳城属于泽州(今山西晋城市),所指汉代濩泽县,唐以后改名阳城县,唐代以前并无阳城的名字。
  
  今人对阳城地望也有不同的观点,具体有登封告成镇、濮阳、山西河东地区、山西冀城、山西临汾等,但登封告城镇为禹都阳城仍是主流观点。
  
  一、禹都阳城为河南登封王城岗
  
  翦伯赞:据古书记载,夏兴起于崇山,夏禹之父鲧也封于崇,禹建都于阳城。又说伊水、洛水两岸是“有夏之居”。从这些记载来看,今河南嵩山到伊水、洛水流域这一范围是夏人活动的地区之一。(《中国史纲要》)
  
  徐旭生:登封告成镇的古阳城,“是一种普遍的说法,也是较正确的说法”。
  
  范文澜:“禹父鲧居地在崇。崇就是嵩。禹原住阳城(河南登封县),在河南西部。后都阳翟(河南禹县),也略偏西部。”(《中国通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8年6月第五版)
  
  安志敏:“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原始社会末期长期定居在中原地区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的夏部族最早通过部落联盟形式,建立了我国第一代奴隶制国家。因而当前探索夏代文化遗存的地域,首先就放在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地区。”(《中国考古》,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
  
  金景芳:“崇山即今嵩山,在河南省登封县境内。阳城应是今登封县告成镇古名,阳翟则是与登封相连的河南禹县,几地毗邻,夹颖水而连属,其为鲧、禹所在的崇部落的所在地和发祥地,确然无疑”。(《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一版。)
  
  孙作云:遗著《关于夏初史》,《河南文博通讯》1979(1),“王城岗所发掘的城墙基槽遗址,是禹都阳城的遗址。”1.鲧、禹、启的传说,都集中在这一带。禹的父亲鲧,古书称他为“崇伯”:“其在有虞,有崇伯眩,……尧用孤之于羽山。”(《国语•周语(下)》),“崇”“嵩”古通用,“伯”即一方之长,在此指部落酋长或部落联盟的最高军事领袖。由此可见:鲧活动在嵩山一带。2.战国时代书《世本•作篇》说:“鲧作城”。而战国时代魏国国史、古本竹书纪年说:“禹居阳城。”《世本•居篇》也说:“禹都阳城。”战国时代的阳城,已确知在今登封县告成镇的东北部。因此,战国时代书古本竹书纪年和《世本》所说的“禹都阳城”,就在他们的阳城附近。因此,在这战国时代的阳城以西、今五渡河西岸约150米的王城岗所发掘的古城墙基槽遗址,就可能是禹都阳城。不但可能是禹所都的城,也可能就是鲧所修的城。3.由告成镇南的箕山,也可以推知禹都阳城就在这一带。《古本竹书纪年》“益干启位,启杀之。”而孟何却说是“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这箕山之阴,正是告成镇所在地,也就是禹都阳城所在地;因此说:禹都阳城在今告城旗西王城岗,是十分可能的。4.至少在启的儿子太康的时候,这个小城堡就废弃了,而迁都到斟寻,今堰师与巩县之间地。
  
  方燕明:依据历史文献可知禹都阳城距离青山不远,大体是在青山和箕山之间的颖水河畔,正是在这一带,考古人员发现了轰动考古学界的王城岗遗址。王城岗龙山文化晚期城址的建设很可能动员了以王城岗遗址为中心的整个聚落群的力量。繁盛一时的王城岗是如何衰落的呢?我们认为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水患。形成水患的主要河流是颖河及其支流。(方燕明:《寻找“禹都阳城”》,《文明》2007(3);《寻找夏代早期的城址》,《寻根》2010(3)))
  
  方酉生:登封王城岗遗址为禹都阳城。1.登封告成镇的有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东西并列的城址,又是为春秋战国至汉代的古“阳城”遗址,为王城岗遗址是“禹都阳城”提供了确切可靠的旁证。2.在文献记载方面,颖川阳城出现的时间最早。3.从鲧禹族属来看,鲧、禹是华夏集团的人。古人以国之中心来建都,华夏集团的中心是在以嵩山为中心的颖水谷上游的登封禹县一带,以及洛阳平原地区。那末,禹都阳城为颖川阳城,即登封县告成镇王城岗遗址就是顺理成章的了。4.尧、舜、稣、禹所处的历史时代为联邦制的机构,尧考虑治水人选,不是单看治水的专长,还要看为人的品德。5.颖川阳城即登封告成镇王城岗遗址是有颖水与淮河相通的。都城的选择是经过慎重考虑的。要既不会受到洪水直接威胁,又不会发生人们缺水的困难,不可能选在“洪水冲击的要害部位”。6.战国时期濮阳不叫阳城,与禹都阳城更无关系。7.崇山地望的考察。禹避商均的阳城是在今登封的告成镇。那末,相应的崇山,自然也只能是在今登封县北面的中岳嵩山了。(方酉生:《禹居(都)阳城考辨》,《江汉考古》1998(1))
  
  马世之:“王城岗龙山文化晚期小城与大城均称‘阳城’,小城大约是鲧作之城和禹所避居的阳城,大城则应为夏建国后禹所都的阳城”。
  
  安金槐:最早提出王城岗是禹都阳城,其理由至少有四点:1.王城岗城址的文化内涵是属于豫西龙山文化类型,豫西龙山文化中期与晚期文化遗存有可能是属夏文化的范畴。因而这座城址可能属于夏代城址。2.王城岗城址的年代距今四千二三百年,大体上是在夏代纪年的早期或接近早期。3.王城岗城址的地理位置,基本上和有关文献记载夏代早期阳城的地望相吻合。王城岗的名字由来已久,从地名学这个角度考察,只有王都所在地才能称王城,这绝对不是偶然的。4.登封告城镇一带发现东周到汉代时期的阳城遗址,也是确定夏代阳城遗址位置的重要凭证。
  
  李先登:王城岗城址可能是“禹都阳城”所在,城址虽小,但具备了城垣与宫殿,其所以小,可能与当时忙于治水有关,即“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恤。”(李先登《夏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中原文物》2000(3);《偃师尸乡沟商城与登封王城岗》,《史学月刊》1985(3))
  
  傅振伦:禹都阳城,上古以至清代,几成定论。阳城当在嵩山之东南,即今河南登封县境,这是值得重视的。(《文献上的夏都所在》,《史学月刊》1984(1))
  
  陈隆文:禹都阳城在今登封王城岗。(陈隆文:《夏族起源、活动区域与禹都阳城探索》,《殷都学刊》2010(4))
  
  周书灿:禹都阳城在今登封王城岗。(《走出夏史研究的误区—评沈长云的夏史研究》,《社会科学评论》2008(2))
  
  张兆兴:禹都阳城在登封。(《“禹都阳城”文献资料考索》,《郑州航空管理学院学报》,2009(2))
  
  二、禹都阳城为河南濮阳
  
  沈长云:禹都阳城即濮阳。1.古代濮阳《在今濮阳以南》有阳城之称,先秦古籍《战国策》可为之作证;2.此阳城所在与文献所记夏后氏兴起的崇山(今山东鄄城东南)密迩相近,这也可以通过包括《墨子》、《山海经》在内的较早文献得出结论;3.文献盛称大禹治水,而禹治水之域主要在古河济一带的兖州,这是包括徐旭生在内的古史专家皆承认的史实。禹之治水,实主要为本部族人民的生存发展考虑;4.濮阳又称作帝丘,为帝颛顼所居,而据诸多先秦古籍,鲧、禹及夏后氏系颛顼氏族的后裔。5.夏初的夏后相居住在古濮阳,此在《左传》等书中有明确的记载,这是有关夏初诸王居住地的最早的文献记载。由颛顼到禹再到夏后相皆居住在古濮阳,这不是偶然的。6.夏后氏的其他一些同姓及姻亲氏族皆居于以古濮阳为中心的古河济地区及其附近。7.濮阳龙山古城的发现外"考古发现的龙山时期濮阳一带的聚落群也能提供濮阳作为夏初都邑的证据。(沈长云:《夏族兴起于古河济之间的考古学考察》,《历史研究》2007(6))
  
  三、山西河东地区
  
  王玉哲:山西河东。“传说上的禹都阳城是否在河南登封,清代学者陈逢衡于其所著《竹书纪年集证》中早就提出了异议。他说尧舜皆都河东,禹不应在河南。所以,他主张禹所居之阳城应当也在河东。”并认为“这个说法是不能忽视的”。“夏代初期建都的‘阳城’所在地,旧有河南登封与山西河东两说。我们赞成后说。
  
  四、两个阳城之说(河南登封“旧阳城”、山西潞泽“新阳城”)
  
  李民:夏族酋邦一直在豫西地区活动,禹时其居地称作阳城,即旧阳城。随着夏族势力向晋南的扩张,夏禹及部分夏族成员定居晋南以后,必定要建立城池,也命名作“阳城”,即新阳城。而这时的登封阳城并未废弃,两个阳城一起共存相当长的时间。
  
  五、山西冀城
  
  丁山:在《由三代都邑论其民族文化》一文(《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五本第一分册)中说:“成汤《卜辞》、《金文》均作成唐,易声字古或作唐例之,阳城故名,当曰唐城。”又说“谓唐城在翼城西者为确。”地在今山西翼城县境,地居汾浍之间。
  
  六、山西临汾
  
  黄石林:《竹书纪年》:尧舜禹即位皆居冀(即平阳),以冀为都。历史上的平阳,即今山西临汾地区襄汾一带。1958年发现的陶寺文化遗址,正处于塔儿山(大崇)与汾河之间,与古平阳地望大致相合。陶寺文化早期,应为唐尧(舜)文化,公元前25一前24世纪。陶寺文化晚期,应为夏文化(包括先夏时期),公元前23一前19世纪。总之,陶寺文化遗址,与尧舜禹时代的地域、年代、社会情况大致相符,决非偶然。(黄石林:《遗址乃尧至禹都论》,《文物世界》2001(6))
  
  七、汝南平舆阳城
  
  张耀征、张留坡:楚地的平舆阳城系禹都阳城。班固《汉书•地理志》记述有两座阳城,一在颍川,一在汝南。汝南平舆阳城为禹都。(张耀征、张留坡:《禹都阳城新考》,《天中学刊》2011(6))
  
  三登封与夏文化发源地
  
  夏文化的发源地在历史上也有诸多观点,目前学术界以源于豫西、晋南为主流观点,登封正位于夏文化发源地的核心区域。
  
  一、豫西说
  
  徐中舒:夏文化的中心地带是分布在河南的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
  
  徐旭生:最早提出豫西说。探寻夏文化的区域,“第一是河南中部的伊洛平原及其附近,尤其是颍水谷的上游登封禹县地带”,“第二才是山西西南部汾水下游”。
  
  邹衡:夏文化早期分布于嵩山周围,以后开始向更远的地区扩展,直到黄河以北的晋西南地区。
  
  吴汝祚:夏族活动地区原在河南中部洛阳平原和颍水上游一带。晋西南与夏民族发生关系是后来的事。
  
  田昌五:河南龙山文化为先夏文化。
  
  安金槐:原始氏族社会阶段的夏族先公的主要活动区域和夏王朝的统治中心地带,在河南境内以中岳嵩山为中心的豫西地区。
  
  郑杰祥:夏部族生活于中原地区。
  
  二、晋南说(不仅阳城,大禹的其他都城如平阳、安邑等都在晋南)
  
  丁山:禹都阳城为山西冀城西的古唐城。
  
  刘起釪:夏是冀州之人;冀州原始地境在晋南;晋南夏人之故墟;夏人西起晋南然后东进豫境;晋南陶寺、东下冯等文化遗存。
  
  黄石林:尧舜禹即位皆居冀(即平阳),以冀为都。历史上的平阳,即今山西临汾地区襄汾一带。晋南才可称夏族的发源地。
  
  王克林:夏墟在晋南,崇山是襄汾东南的塔儿山。
  
  三、山东说
  
  杜在忠:太康、羿、桀居斟寻,相居斟灌,均在山东,夏王朝中兴之前的统治中心在山东省的黄河下游和海岱之间。
  
  程德祺:夏族原为东夷集团的一支。
  
  四、安徽说
  
  胡悦谦:禹与涂山氏通婚,夏后氏的部落所在地当与涂山氏族居住地相距不远。夏后氏原居于江淮之间的涂山至南巢地区。
  
  五、四川说
  
  依据为史籍中的“禹生石纽、禹出西羌”等记载,认为夏民族源于岷江流域。
  
  六、浙江说
  
  依据《国语鲁语》“禹致群臣于会稽之山”《史记封禅书》“禹禅于会稽”等记载,与浙江“会稽”对应。
  
  七、豫西、晋南共为起源说
  
  以翦伯赞先生等为代表的大多数学者认为,从河南嵩山到伊水、洛水流域,以及山西南部是夏文化的发祥地。
  
  安志敏:“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原始社会末期长期定居在中原地区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的夏部族最早通过部落联盟形式,建立了我国第一代奴隶制国家。因而当前探索夏代文化遗存的地域,首先就放在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地区。”
  
  李民:夏族起源于豫西,至少在尧舜时期,夏族一直在豫西地区生活;同时,至夏禹后期,夏族控制了晋南,晋南成为夏族起源地之一。
  
  八、西北河套地区
  
  郭沫若:“‘禹敷下土方’,土方从甲骨卜辞推测,在商朝的西北方向,估计在河套一带地方。夏后氏当是从这里沿黄河南下到今河南西部原共工氏所在地区的。”
  
  姬乃军:西北地区是夏文化的发祥地。考古工作者在对中原地区夏文化进一步探索的同时,应把目光投向西北地区,特别是陕北黄土高原。(《关于夏文化发祥地的思考》,《考古与文物》1999(1))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版权所有:河南大禹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大道91号   座机:0371-62717333  传真:0371-62717333

COPYRIGHTS © Henan dayu group co. LTD    豫ICP备15017704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