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中文

简体中文

切换英文

EN GLISH

客户服务热线:0371-62717333

imgboxbg
imgboxbg
imgboxbg
imgboxbg

大禹文化

DAYU CULTURALs

/
/
-
“禹都阳城”与大禹精神传承探讨

资讯详情

“禹都阳城”与大禹精神传承探讨

  • 分类:研究讨论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8-20 00:0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禹都阳城”与大禹精神传承探讨

【概要描述】

  • 分类:研究讨论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8-20 00:00
  • 访问量:
详情

“禹都阳城”与大禹精神传承探讨

 

郑杰祥

 

夏部族是古老的黄帝族的后裔,最早生活于今嵩山地区。《世本·帝系》云:“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高阳,是为帝颛顼。……颛顼五世而生鲧,鲧生高密,是为禹。”《史记·夏本纪》云:“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礼记·祭法》又云:“夏后氏亦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这里“”、“郊”、“祖”、“宗”,都是我国古代祭祖拜神的仪式,夏后氏“”祭黄帝,足见夏人认定自己出自于黄帝族,与古老的黄帝族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国语·周语》上:“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韦昭注:“崇,崇高山也;夏居阳城,崇高所近。”《太平御览·地部》嵩山条下又引韦昭注云:“崇,嵩字古通用,夏都阳城,嵩山在焉。”可知崇山就是嵩山,夏部族的祖先鲧和禹史书又称作“崇伯鲧”(《国语·周语》下)和“崇禹”(《逸周书·世俘解》),这说明他们曾是崇山即嵩山地区部族酋长,以他们为首的夏部族就是崇山即嵩山地区原住居民,早在西汉时期,这里已保存着“启母石”等传说性的夏族遗迹。

早在战国时期,文献多记有“禹都阳城”,《孟子·万章上》:“禹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古本《竹书纪年》:“禹都阳城。”《世本·居篇》:“夏禹都阳城。”古代阳城所在,文献记载不一,计有今河南登封说(《史记·夏本纪·集解》引刘熙说)、河南开封说(《世本·居篇》宋衷注)、河南濮阳说(《世本·居篇》张澍注)与今山西阳城说(《路史·后记》罗苹注)。当以阳城位于登封说最为有据,《孟子·万章上》赵岐注:“阳城,箕山之阴”,《史记·夏本纪·正义》:“阳城县在嵩山南二十三里。”又引《括地志》云:“阳城县在箕山北十三里。”《水经·颍水》:“颍水出颍川阳城县西北少室山。”郦道元注:“五渡水东南流入颍水,颍水迳其县故城南,昔舜禅禹,禹避商均,伯益避启,并于此也。……县南对箕山。”杨守敬疏:“后魏复置为阳城郡,治在今登封县东南三十五里。”《大清一统志·河南省·河南府》古迹条下:“阳城故城在登封县东南。《孟子》:‘禹避舜之子于阳城’,《世本》:‘夏后居阳城’。……汉置阳城郡,属颍川郡。……唐万岁登封元年改曰告成……。《旧志》:今为告成镇,在县东南三十五里。”该书山川条又引《元和志》云:“嵩高山在告成县西北三十三里。”清代告成镇,即唐代告成县,在此以前称作阳城,今仍称告成镇,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东南约15公里,南与箕山隔颍水相望,北距嵩山10余公里,上述文献记载的“禹都阳城”就在此地。

“禹都阳城”在今告成镇一带,不仅文献记载明确,还有考古资料作为确证。1977年,考古工作者曾在今告成镇的东北隅、发现一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址,“城垣南北长约2000米,东西宽约700米。……在北城墙上部的夯土层中,还发现包含有极少量春秋和战国时期的陶片,没有发现更晚的遗物。因此,我们初步认为这座夯土城垣应是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建成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座古城址内还发现有成批的带字陶片,其中在一些战国陶片上印有“阳城仓器”的陶文1,字体工整,结构严谨,应是当时官府的印记。这就确凿地证明该城址就是一座春秋、战国时期的阳城故址。阳城在春秋时期属于郑国,战国时期属韩,《史记·郑世家》:郑君乙“十一年,韩伐郑,取阳城。”《史记·秦本纪》:秦昭襄王十一年“将军攻韩,取阳城。”郑、韩阳城,皆指此地。如上所述,“禹都阳城”最早见于战国文献记载,这就是说,不论夏人认为禹所都居的地方是否就在当时的阳城,但战国时期的人们已明确认为禹所都居的地方就在战国时期的阳城,现今在这里发现了全国唯一的一座明确无误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阳城城址,从而说明至迟在战国时期,人们已认为禹所都居的地方应当就在这一地区。

更为重要的是与此同时,考古工作者还在告成镇的西侧王城岗上发现一座面积约1万平方米的河南龙山晚期城堡基址,其后又在城堡基址之上发现一座更大的城址,该城址东傍五渡水,西邻八方村,北倚嵩山南麓王岭尖,南抵颍河北岸,“城址为长方形,东西向城墙复原长600米,南北向城墙复原长580米,城址面积复原为34·8万平方米。”城墙以外发现有西城壕和北城壕,“东城壕有可能以五渡河代替,南城壕可能以颍河替代”2,城内发现有多座祭祀坑等。从这两座城址的地层叠压关系可知,当时人们“是先将王城岗小城的城墙夷为平地后才修筑王城岗大城的”3,因此,两座城址虽略有早晚,但都同属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遗存。根据相关单位的碳十四测年数据,王城岗大城的绝对年代“上限应不早于W5T0670H73的2130BC-2075BC,……下限应不晚于W5T0672HG1⑥的1885BC-1835BC。”“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夏代始年推定为公元前2070年,……而王城岗后期大城的年代已进入夏代始年即公元前2070年以内”4,《登封王城岗考古发现与研究》由是认为“在王城岗遗址新发现的大城,是目前在河南境内发现的最大的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城址,与其共存的祭祀坑、玉石琮和白陶器等重要遗存,都说明王城岗遗址应为嵩山南麓、颍河中上游重要的中心聚落之一,……有可能是‘禹都阳城’”5。此说是可信的,这座城址的时代和地望及其规模,均与文献所记“禹都阳城”的时代地望及其规模基本符合,因此,它应当就是禹所都居的“阳城”所在地。

禹又称作“大禹”(《尚书·大禹谟》)、“伯禹”(《楚辞·天问》)、“崇禹”和“夏禹”(《国语·郑语》),其事迹最早见于西周青铜器《遂公》铭文,先秦文献也多有记载。文献记载他是古代中原地区在“选贤与能”(《礼记·礼运》)制度下推选出来的最后一位原始部族首领,同时也是夏王朝国家政权的始创者。恩格斯说:“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意即国家政权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根据文献记载,夏王朝是我国历史上产生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若干万年的原始社会至此结束,数千年的文明时代自此开始,这是我国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人类社会从原始氏族社会过渡到文明时代,是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以禹为首的原始部族首领率领广大部族群众,以大无畏的创业精神,努力推动着这次变革,从而促使古代中原地区率先进入文明历史的新时代,禹的这种开拓进取、推动社会发展精神,是永远值得后世人们继承和弘扬的。

禹所推行的种种变革举措,出自于他的“以民为本”的指导思想。他作为一位被推选出来的部族首领,始终关怀着部族群众的安危,为解决群众的实际生活需要而操劳奔忙。当时的社会正遭遇着自然界发生的严重洪水灾害,禹首先进行治理洪水的工作,《遂公》云:“天令禹敷土,随山川。”意即上天命禹“规划天下土地”、“顺应山势,疏浚河川”6。《尚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孔传曰:“言天因民以视听,民所恶者天诛之。”可知这里所说的“天命”就是“民命”,“天命禹”意即禹适应着民众的愿望去“随山川”。《尚书·皋陶》云:“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予决九川距四海,畎浍距川。……万邦作。’”意即前时波浪滔天的洪水,包围了山岗,淹没了丘陵,广大群众都有可能被湮没而丧失生命!我乃率人疏通各地河流,使洪水顺河流入大海,又疏通沟渠使漫流散水顺渠流入河中,从而各个部族的生活方才得以安定。《史记·夏本纪》又云:“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意即禹奉命与伯益、后稷率领各族首领、群众规划土地,途经山岳,刻木为记,命名山川,依次祭祀。禹这次治水,是他在总结前辈只堵不疏导致治水失败的基础上,创造性地采取以疏为主、疏、堵结合的方法,终于使治理洪水获得了成功。

《孟子·滕文公》下云:“禹抑洪水而天下平”,“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使各族群众得以重新回到平原之上过着安定的生活。禹治理洪水成功之后,接着又率领群众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以解决人们的衣食温饱问题,《楚辞·天问》云:“咸播黍,莆是营。”王逸注:“言禹平治水土,万民皆得耕种黑黍于莆之地,尽为良田也。”《史记·夏本纪》又云:禹“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意即禹令伯益向群众发放稻谷播种于潮湿之地,又命后稷向群众发放难于得到的食物。缺少粮食的地方,则从有余粮的地方调拨来粮食,加以补给。《论语·宪问》云:“禹、稷躬稼,而有天下。”意即大禹和后稷亲自参加农业生产,而获得群众拥护被推举为首领。禹治理洪水、发展农业生产,是他“以民为本”思想的具体表现,也为后世人们更为后世政治家树立起一个光辉典范。

禹在推行变革的实践活动中,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作风。《庄子·天下》篇引墨子说:“禹亲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胫无毛,沐甚雨,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意即禹亲自持耒挖土,打包背土去疏通各地河川。累得大腿肌肉瘦削殆尽,小腿汗毛全被磨损,疾风吹乱头发,大雨淋透全身,他却不顾劳累继续安置各个部族。禹作为一位圣贤之人,仍然这样不辞艰辛!《韩非子·五蠹》云:“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锸以为民先。股无,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意即禹作为部族首领,亲执农具,带头耕耘。累得大腿上骨瘦如柴,小腿也长不出汗毛,即使后世的奴隶也没有如此地辛劳。《孟子·滕文公》上:禹治理洪水“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意即禹治水八年当中,三次路过家门口,因工作繁忙,都未能回家看望亲人。《史记·夏本纪》又云:禹治理洪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意即禹全力以赴治理洪水,十三年当中,几次路过家门口,都没有时间回家。生活上他节衣缩食,把好的食品用来祭祀神祖;居室简陋,把建筑物资用来兴修农田水利。《淮南子·论训》云:“禹劳天下,死而为社。”意即禹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操劳终生,后人为感念于他,把他奉为社神,世世代代加以供奉。

禹的以民为本思想、开拓进取精神和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作风,构成现今所称作的“大禹文化”的核心内容。“大禹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禹事迹为历代人们讴歌和赞颂,“故功绩铭乎金石,著于盘盂。”生活于现今的我们应该继续传承和弘扬“大禹文化”,为建设更为丰富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注释:

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登封王城岗与阳城》文物出版社1992年

2、3、4、5·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登封王城岗考古发现与研究》64、788、783、790

            页,大象出版社2007年

6·李  零:《论遂公盨发现的意义》《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6期

 

(本文作者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版权所有:河南大禹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大道91号   座机:0371-62717333  传真:0371-62717333

COPYRIGHTS © Henan dayu group co. LTD    豫ICP备15017704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