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中文

简体中文

切换英文

EN GLISH

客户服务热线:0371-62717333

imgboxbg
imgboxbg
imgboxbg
imgboxbg

大禹文化

DAYU CULTURALs

/
/
-
民间传说与文献记载的研究

资讯详情

民间传说与文献记载的研究

  • 分类:研究讨论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12-01 00:0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民间传说与文献记载的研究

【概要描述】

  • 分类:研究讨论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12-01 00:00
  • 访问量:
详情

民间传说与文献记载的研究

由怀远、登封两地大禹传说谈起

杨恒亮高群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安徽怀远、河南登封两地很多大禹传说与文献记载的初步研究分析,认为两地大禹传说各具特征,又有紧密的关系。通过两地考古发掘验证文献记载的研究,又使其民间传说具有强烈的地域性。通过对民间传说、文献记载、考古发掘之间关系的研究,最后认为,怀远、登封两地紧密地连成了亲戚间的地缘关系。

关键词:怀远登封民间传说文献记载考古发掘

引子

专家们普遍认为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叫信史,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叫传说。我国上古时代的历史,由于当时没有文字记载,人们只有口耳相传,到了有公认的文字时,将口耳相传的历史事件记载下来。从先秦时代的文献中,人们知道了上古时代的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从民间传说中,也同样知道上古时代的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而且更为形象生动。

如果,将民间传说和文献记载予以对照、分析,可以看出他们之间有着某种密切的关系,从中又可以看出各自的特点,以及这些关系、特点背后所隐藏的学术思考,其中尤以大禹治水的传说最为典型。

现就安徽省的怀远与河南省的登封两地,关于大禹的民间传说与文献记载予以分析研究。

怀远、登封两地大禹的传说与文献记载

夏朝的历史,由于“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实施和研究成果,使人们确认了夏朝从公元前2070年开始,其立国帝王为大禹。建立夏朝之前禹的历史,还是要从有关文献中得知一二。虽然这“一二”不能对大禹立国之前的历史予以确认,但是,毕竟有了线索,这些线索对以后人们继续探讨研究禹的历史大有裨益。

蚌埠市怀远县有很多关于大禹涂山治水的传说和遗存,如禹娶涂山氏女、生子启,禹会诸侯于涂山,禹斩防风氏,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涂山禹王宫、启母石、鲧王庙、涂山峡和禹墟,等等;河南省登封市有很多与禹的身世、家庭有关的传说和遗存,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的民谣,太室阙、少室阙,三涂山、启母石、启母冢,禹都阳城,等等。以上这些,都与大禹有着密切的关系。

著名的历史文献《史记》有大禹治水“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的记载;《孟子》对大禹治水有“禹八年於外,三过其门而不入”的记载。这些记载所记的“家门”或“其门”,到底是大禹故乡登封,还是大禹第二故乡涂山?以笔者之见,还是登封较为可信。

笔者曾把“过家门不敢入”,认为大禹的第二故乡涂山的想法1,后来看到有关资料2,认为,“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的记载,应为大禹的老家登封较为妥切、合理,因为,登封是鲧的封地、大禹的第一故乡。登封市至今流传着的“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的民谣”,就是一个明证。

一过家门听骂声,二过家门听笑声,三过家门捎口讯,治平洪水回家中”,这样的民谣,是对文献记载的“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作了形象生动的描述。据传,大禹入赘娶了涂山氏女娇,妹妹女姚先是帮姐姐照顾侄儿启,后又嫁给大禹,所以,登封又流传着:“姐夫娶小姨子,儿子不吃亏;小姨子嫁姐夫,外甥不吃亏”的说法。

座落于蚌埠涂山风景名胜区中涂山禹王宫前山坡上的唐代雕刻的巨形启母石像,生动的显示启母坐等大禹归来的情形,这也是对“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形象性的解读,与登封的启母石概念性解读大相径庭。

怀远、登封两地大禹传说的特征

从上面两地的民间传说,可以看出,登封和怀远有着悠久的亲戚关系;两地的民间传说源自不同的历史文献,有着各自不同的解读和特点。

登封的大禹民间传说,大多以文献记载的神话传说居多,怀远的大禹民间传说,多以文献记载的历史史实为多;登封大禹民间传说,多以虚构为主,怀远的民间传说,多以客观形象、具体实地为主。

其实,怀远和登封关于大禹的传说,大多起自于汉、唐代之间,正是这期间传说源自于文献记载的不同内容,所以才使两地传说有了区别。随着人们对历史传说进一步的加深认识,两地之间的差别又逐渐地缩小,直至现今,两地人们对其之间关系有了“大水淹了龙王庙,一家不认一家人”的殊途同归之感,即两地有着亲戚之间的地缘关系。

怀远、登封两地同是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淮河流域中游地区水患灾害一直不断,加上历史上战乱不断等原因,在怀远涂山周围的历史文化遗存大多损失殆尽,唯一遗存的是“唐—清”的涂山禹王宫、涂山峡治水工程、启母石雕像等,其地下遗存四千多年前至今的文物很多,其中有涂山氏国、禹墟、当涂县(马头城)等,以及一些与大禹治水的传说和诗歌文章;登封的地理环境和怀远不一样,除了因战乱、朝代更替、历史久远等原因毁掉一些文物之外,地面遗存较为丰富,如太室阙、启母塚、少林寺、……,地下遗存,如“禹都阳城”或“禹居阳城”,等等。

怀远、登封两地有很多关于大禹的传说,现以登封的启母石、禹都阳城,与怀远的启母石、禹墟为例,予以分析两地传说的各自特点。

1、登封启母石和怀远启母石的各自特征。

怀远启母石,座落在涂山风景名胜区的涂山禹王宫(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山坡上,雕刻于唐代,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怀远启母石的传说,源自《史记·夏本纪》:“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民间称启母石为“望夫石”。宋·苏辙游涂山时,留下著名诗篇:“娶妇山中不肯留,会朝山下万诸侯。古人辛苦今谁信,只见清淮入海流。”黄庭坚在其《涂山》诗中有:“启母石迎新月白”句。明初宋濂《游荆涂二山记》曰:“巨石危立如人形,遥望之,一妪如人形,相传为启母石。”启母石是一座写实主义的艺术作品,其形象丰腴稳重,完全符合唐代对人物形象的审美欣赏和追求。(图一)

登封启母石,在嵩山南麓的万岁峰下、启母阙(汉代石阙)的东北面,是一座高约十多米天然巨石,被当地人称作启母石。登封启母石的传说,主要源自《汉书·武帝纪》:“朕用事华山,至于中岳,……,见夏后启母石。师古(注)曰:启,夏禹子也,其母涂山氏女也。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响,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所以,登封启母石是源自“……,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山下化为石”的神话传说。(图二)

无论怀远启母石的传说,还是登封的启母化石的神话传说,说明它们都“正是历史真实的流传和反应”[1]

2、禹墟和禹都阳城之间关系的分析。

禹墟位于涂山风景名胜区的禹会村内。禹会村之名,源自“禹会诸侯”的文献传说,《左传·哀公七年》有“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的记载;禹会村中的“禹墟”一词,见之于《史记·外戚世家》:“夏之兴也以涂山”条下应劭注曰:“九江(郡)当涂(县)有禹墟”,这是我国最早记载与大禹治水有关的文化遗址。禹墟,是距今4000多年前大禹涂山治水会诸侯的地方,已被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作为涂山地区古文化遗址重点项目,于2005年纳入我国早期文明探源工程,予以考古发掘,并且已被列入第七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禹都阳城”或“禹居阳城”,在《古本竹书纪年》、《孟子》、《世本》、《史·夏本纪》、《国语》等文献都有记载。“禹居阳城”或“禹都阳城”的王城岗,是新石器文化晚期的遗址,“是夏代大禹王所居的‘阳城’”[2],即现今的登封市告成镇。王城岗遗址与启母阙、少室阙、太室阙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嵩山下的启母石及其大禹治水的民间传说,构成了夏王朝初期前后大禹家族的传说,承续了涂山大禹治水的历史传说。

所以,“禹居阳城”或“禹都阳城”,是大禹涂山治水前后的祖居和立国之地。因此,禹墟和禹都阳城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即前文所言,两地有着亲戚之间的地缘关系。

民间传说与文献记载的研究

综合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民间传说与文献记载往往有密不可分的关联,而其附于的地域、实物,具有不同的特征,从而得出如下研究的心得。

1、民间传说与文献记载往往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有文字之后的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还容易分辨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文字未出现之前的历史事件,在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复杂、难予考证分辨的。

民间传说的产生,通常会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的价值取向、人们的价值观念、社会的需要以及有关的文化传播等诸多因素,来完成传说情节的创造。如怀远流传的《大禹斩防风》、《启母石》的故事[1],登封流传的启母变巨石的故事等,都是根据两地各自的“自然环境、……”创作的。所以,民间传说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幻想性。而且,这些流传的民间传说故事,具体形象地将文献记载的历史事件流传于社会,经久不衰。但是,文献记载的不确切性,就要靠考古发掘来予以验证。

2、考古发掘,能验证文献记载。文献记载的历史事件,尤其是史前的历史事件,因为涉及历史传说的发生地,即所谓的“地望”问题,记载的不太明确,所以,一直困扰着学术界争论不休。与大禹居地、治水、建国有关的一些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近代学术大师王国维,提出了用西方的“田园考古”的新法,来验证地面材料(即文献材料),即通常所谓考古发掘验证地面材料的“二重证据法”[2]

譬如,大禹治水会诸侯的“涂山”,及大禹曾经居住和立国的“禹居阳城”、“禹都阳城”,就是典型的例子。

2001年,在蚌埠召开的“涂山·淮河流域历史文明研讨会及中国先秦史学会第七届年会”上,来自全国各地一百多位知名学者专家,对《史记》记载“夏之兴也以涂山”、“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的“涂山”,达成了共识;2005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又根据《左传》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的涂山南侧禹会村的“禹墟”进行考古发掘,初步证实禹墟,是一处4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大型祭祀遗址,与大禹涂山治水会诸侯有着密切关系。

早在1975年和1977年,河南省有关专业部门对登封市告成镇的王城岗文化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并“结合前贤所考证的夏代早期‘禹都阳城’或‘禹居阳城’的地望、名称,以及在附近发现的东周时代的阳城等认为,王城岗龙山文化遗址就是夏代大禹王所居的阳城。”[3]

大禹治水会诸侯的“涂山‘,和“夏代大禹王所居的阳城”,经过考古发掘验证之后,有关大禹的一系列民间传说,就有了地域的依托了。

又能使民间传说更加丰富、充实其实物资源。所以,考古发掘就可以逐渐明晰了,

3、民间传说通过考古发掘对文献记载的验证,往往可以使民间传说的地域性更加真实。文献记载通过考古发掘,对其历史事件的“地望”问题得到验证,验证后的地望又可以使民间传说的地域性更加确切。这样,丰富、生动、富于想象力的民间传说更具地域特性。

一个地方民间传说,既与文献记载紧密关联,又经过考古发掘证实了这个地方,确实符合史料“地望”的记载,那么,在这个地方产生的民间传说,就越能使人相信其真实性。

史前历史事件的地望,像“禹居阳城”、“禹都阳城”等,通过考古发掘验证,使人们知道了大禹曾经居住的,又曾是建国立都的地方,就在河南登封的“阳城”。在登封流行的那首“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的民谣”,就可信了;那个“禹变熊”、“启母化石”的神话故事,只是“神话”而已,使人们看到的是,四千年前后那个客观现实的世界了。

史前的历史事件,尤其是像大禹涂山治水、会诸侯、娶涂山氏女、生子启的历史传说,通过对禹墟的考古发掘,逐渐清晰、确切起来。“‘夏之兴也以涂山’,涂山在中国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应予充分注意”[1],大禹在涂山治水立下的丰功伟绩,使大禹成为“天下共主”,为其后在阳城建立夏王朝,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上述研究,使史前的大禹传说,更加清晰地显现出来。嵩山南麓的颍河和东麓的双泪河,在登封市告成镇汇合后,浩浩荡荡地向东流入淮河,然后,来到涂山脚下,将两地紧密地连成了亲戚间的地缘关系。

(注:文中所附插图照片,均为高群拍摄)

参考文献:

   1、《左传·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史记》(缩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汉书》(缩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诸子百家·孟子》京华出版社2006

5、《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6、《先秦史研究动态·涂山淮河流于历史文明专刊》总342001

7、《考古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解密记》海口市海南出版社2007

8、《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山—涂山》蚌埠市红旗印刷厂,1996

9、《涂山文化—关于蚌埠历史文化的思考与研究》蚌埠光大印刷厂2012

10、《中国大禹文化·河南登封-中国大禹文化之乡》2012年7月出版

 

杨恒亮:中国大禹文化研究中心安徽分会副会长。

高  群:中国大禹文化研究中心安徽分会秘书长。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版权所有:河南大禹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大道91号   座机:0371-62717333  传真:0371-62717333

COPYRIGHTS © Henan dayu group co. LTD    豫ICP备15017704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