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中文

简体中文

切换英文

EN GLISH

客户服务热线:0371-62717333

imgboxbg
imgboxbg
imgboxbg
imgboxbg

新闻动态

News

/
/
-
禹会村遗址发现淮河中游规模最大龙山文化城址

资讯详情

禹会村遗址发现淮河中游规模最大龙山文化城址

  • 分类:公司动态
  • 作者:李政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11-02 13:38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禹会村遗址发现淮河中游规模最大龙山文化城址

【概要描述】

  • 分类:公司动态
  • 作者:李政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11-02 13:38
  • 访问量:
详情

  10月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蚌埠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禹会村遗址聚落考古新发现学术交流会在蚌埠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河南、江苏、湖北、浙江、安徽等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和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队公布了禹会村遗址考古的重大进展——遗址核心区发现至少18万平方米的大型城址,是距今4400年-4100年的龙山文化早中期淮河中游地区目前规模最大,级别最高龙山文化城址。

  禹会村遗址是淮河中游地区最重要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将其列为探索江淮地区史前文明化进程的重要支点。领队张东博士介绍,继禹会村遗址2007年发现“祭祀台”之后,2015年以来,禹会村遗址聚落考古研究取得重要突破。考古发现揭示出,双墩文化时期就有人类在遗址北部定居生活,龙山文化时期聚落规模达到最大,核心区发现了面积至少18万平方米的大型城址。

  2020 年,为响应“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重大项目的启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禹会村新发现的龙山文化城址进行了解剖发掘,考古发掘主要围绕城址东北角展开。两条探沟揭示了北城垣和东城垣的堆筑过程,在两处城垣主体堆积和内外壕沟中均发现有龙山文化早中期的陶器残片,也为确定城垣年代提供了依据。西城垣和南城垣被淮河侵蚀,北城垣现存长度300米,东城垣现存长度600米。发掘明确了2007~2010 年禹会村发现的大型礼仪性建筑(“祭祀台”)实际为龙山文化城址东北城垣部分。禹会村龙山文化城址内包含丰富的人类生活遗存,城址外围200万平方米范围内龙山文化遗迹散布,充分体现了淮河中游新石器时代晚期城市化加速发展的社会背景。禹会村遗址聚落考古新发现推动了对禹会村聚落演进及内涵的认识。

  张东认为,禹会村龙山文化遗址是探索淮河流域文明化进程的重要案例,目前的考古发现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等重大课题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古史文献中有许多关于“禹会诸侯”和“禹娶涂山”的记载,这背后反映了淮系族群早期发展的重要信息,禹会村遗址所处的龙山时代恰恰是探索古史传说时代考古学研究的关键时期,其龙山文化城址的发现,将为古史传说时代的历史学研究提供新资料和新视角。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在致辞说,此次会议是夏文化研究的高峰会议。文献中有关夏文化的记载、“大禹治水”等重要的古史传说,需要通过考古发掘的成果、考古学方法进行研究和阐释,相信考古工作一定会对夏代早期历史做出新的论断。

  陈星灿所长在致辞中说,禹会村遗址是淮河流域唯一的列入“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重大项目的遗址和研究基地,此次学术交流会的召开是对禹会村遗址最新考古发现全面的检阅和展示。通过探讨和论证,进一步明确禹会村遗址在淮河流域古代文明进程以及华夏文明多元一体化发展格局中的作用和地位,推动夏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淮河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各项工作的开展,全面展开夏代早期文明研究的新篇章。

  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新伟研究员、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栾丰实教授分别做了题为《<禹贡>和最初的“中国梦”》、《海岱地区史前城址的形态与结构》的主题演讲。与会学者围绕禹会村遗址发现的性质和意义、未来考古工作需要注意的细节、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蚌埠禹会村遗址已于2017年11月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020年2月公园规划方案通过审核并于5月开工建设。未来的考古工作将围绕揭示整个聚落的有机联系开展,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供科学、系统的基础信息。

  编辑:张 怡

  审核:李 政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版权所有:河南大禹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大道91号   座机:0371-62717333  传真:0371-62717333

COPYRIGHTS © Henan dayu group co. LTD    豫ICP备15017704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郑州